第MA06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首次公开!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日前,侵华日军731部队各部门信息首次从日本官方档案资料中得到证实,是研究二战期间日本发动化学战、细菌战极为重要的档案资料

6月1日,在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和平资料馆,日本学者松野诚也展示新发现的资料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指出石井四郎在资料中的位置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展出的玻璃器皿

N新华 央视

日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罪证陈列馆联合在哈尔滨市向社会公布一批731部队编制资料。这些资料详细记载了731部队从关东军防疫部改编成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的职员表,揭示731部队从无到有的人数变化过程,为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研制细菌武器和实施细菌战等罪行增添新铁证,使证据链条更加完备。

731部队是二战期间侵华日军以研究防治疾病和饮水净化为名,实则用中国人、朝鲜人、苏联人等进行活体实验,以及进行细菌武器研制和生产的秘密部队。据悉,这些资料是由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日本明治学院大学国际和平研究所研究员松野诚也近期在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所藏资料中发现的。

在当时的日本陆军中,该档案被定为最高机密

这次公开的档案资料名为《编制(编制修改)详报》,由关东军司令部于1940年制作,现存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

松野诚也介绍,这是1940年9月30日关东军向日本陆军中央提交的关于部队新编及改编的详细报告,在当时的日本陆军中,这份报告被指定为最高机密。档案资料包括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军官高等文官职员表、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判任文官同待遇者职员表、关东军军马防疫厂军官高等文官职员表、关东军军马防疫厂判任文官同待遇者职员表等,也是731部队各部门信息首次从日本官方的档案资料中得到证实。

据《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军官高级文官职员表》显示,731部队于1940年8月22日完成改编,本部划分为第一至第四部、总务部、资材部、教育部、诊疗部共8个部门,其中,第一部负责各种细菌的研究、培养和收容受试者的特设监狱的管理,第二部负责细菌武器的开发、野外试验和跳蚤的繁殖、飞行队的管理,第三部负责细菌炸弹弹体的制造,第四部负责各种细菌的培养和疫苗的生产。改编后的731部队由军医、药剂、卫生、工程师、技师、雇佣人员等组成,部队管理层军官编制人数达到455人。

在731部队中,医学工程师占据很高位置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介绍,档案资料所记录的1940年的编制修改,是731部队发展历史上的重要节点,731部队的规模体量从此开始逐步变大。

“这次发现的资料显示,731部队人员表均被列为军事机密,部队组成和人员部署均为重大保密事项。”金成民说,通过名单可以看出,731部队是一个以医学为主体的机构,由军医、药剂、卫生等方面的军官、工程师、技师、雇佣人员等组成。从军官、高等文官的职员表来看,医学工程师在部队中占据很高的位置,其中包括731部队首任部队长石井四郎的哥哥、动物班负责人石井三男,“这就是为了满足其进行细菌武器研制、生产以及实施细菌战的需要”。

“这是研究二战期间日本发动化学战、细菌战极为重要的档案资料,也是日本关东军在侵华期间所犯罪行的铁证。”金成民说,这与1940年发生在我国的细菌战具有密切联系。资料显示,在浙江衢州、宁波、金华等多地,日军曾使用感染鼠疫的跳蚤等实施细菌战。

至少有3000人

被731部队用于人体实验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馆于2015年8月15日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去年12月,陈列馆改陈工程完工,2万余件(页)新遗物、新档案、新史料首次展出。

陈列馆内,一个高约一米的四方形金属柜首次亮相。这是一个电流孵卵器,内装有铁丝网,外面有一层金属门,里面还有一道玻璃门,顶部有可调控通气阀,外门上有“株式会社”“电流孵卵器”等字样,制作精良。

“这是731部队进行细菌实验的铁证。731部队捕捉、饲养老鼠,目的就是繁殖鼠疫菌,并用于人体实验、发动细菌战,所以731部队也被叫作‘老鼠部队’。”金成民说,731部队细菌生产部有一个生产班,每天组织人员进行鼠疫菌的培养。据统计,至少有3000人在这里被731部队用于人体实验。

研究人员介绍,日军侵占我国华北地区后,设立了一八五五细菌战部队,总部设在北平(今北京),其骨干人员由731部队成员组成,曾多次在华北地区实施细菌战。展厅里,一张黑白照片记录了这支部队的防疫车和有关设备,其中包括电流孵卵器。

专家指出,包括鼠疫、霍乱、炭疽等各种传染病病原菌,这些在军事行动中用以杀死人、牲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命微生物、毒素等,被称为细菌武器。它是与化学武器、核武器并列的三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一。731部队的细菌研究实验从1932年开始,到1941年基本完成,但并没有完全停止,一直延续到1945年日本战败。

2000余件战争遗物

揭示滔天罪行

除了“跨国取证”、科研发现,对相关遗址的持续考古挖掘也是731部队罪证研究的重要一环。

四方楼遗址是731部队进行细菌实验和人体实验的核心区域。70多年过去,遗址破损严重,考古人员从埋藏坑和下水道里挖掘出2000余件战争遗物,包括铁器、玻璃器、铜器、陶瓷等,其中玻璃器、铁器居多。据了解,这些器皿多用来盛放实验研究所用的各种制剂。

“为了公众安全,一些可能装着有毒物品的容器没有展出,但在挖掘中能够看到容器上写着‘毒’等字样。”黑龙江省文物博物馆学会理事长李陈奇说,据资料记载,为销毁罪证,1945年8月日军撤退前,曾匆忙就近销毁实验设备,并将细菌实验室炸毁。这些文物,是日本侵略者企图毁灭罪证的第一手证据。

“遗物、遗址、史料等研究成果相互关联、相互印证,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731部队犯罪证据链。”金成民说,随着越来越多的物证被发现,731部队的罪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并时刻警醒世人。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