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4套高考数学试卷,分别是全国甲卷(文、理科)、全国乙卷(文、理科)、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高考数学全面考查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突出理性思维,发挥数学学科在人才选拔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考查逻辑推理素养
高考数学全国卷充分发挥基础学科的作用,突出素养和能力考查,甄别思维品质、展现思维过程,给考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和发挥的空间,致力于服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和现代化建设人才选拔。
重点考查逻辑推理素养。如新课标Ⅰ卷第7题,以等差数列为材料考查充要条件的推证,要求考生判别充分性和必要性,然后分别进行证明,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利用等差数列的概念和特点进行推理论证。
扎实考查数学运算素养。试题要求考生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思路,求得运算结果。如新课标Ⅰ卷第17题,以正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解三角形等数学内容,考查数学运算素养。
创设自然真实情境考查能力
高考数学全国卷在命制情境化试题过程中,在剪裁素材方面,注意控制文字数量和阅读理解难度;在抽象数学问题方面,设置合理的思维强度和抽象程度;在解决问题方面,通过设置合适的运算过程和运算量,力求使情境化试题达到试题要求层次与考生认知水平的契合与贴切。
设置科学研究情境。科学研究情境的设置不仅考查数学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而且引导考生树立理想信念,热爱科学,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作出贡献。如新课标Ⅰ卷第10题,利用对数函数研究噪声声压水平,通过对声压级的研究,全面考查对数及其运算的基础知识。
落实“四翼”考查要求
高考数学全国卷在反套路、反机械刷题上下功夫,突出强调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注重考查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落实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四翼”的考查要求。同时,合理控制试题难度,引导学生提高在校学习效率,避免机械、无效的学习。
突出基础性要求。各套试卷在选择题和填空题部分均设置多个知识点,同时,在解答题部分深入考查基础,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的应用。如新课标Ⅰ卷第9题,考查统计抽样中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考查考生对样本的平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极差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仅注重试题的基础性,而且使基础知识的考查和能力的考查有机结合。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