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吃生鸡蛋、喝洗脚水、喝酒惩罚、鞋底打嘴……

“夺命直播”后 “狠PK”为何仍刹不住

N新华每日电讯

最近,网名为“三千哥”的主播在直播PK喝酒后去世引发关注。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网络平台上各种“狠PK”仍层出不穷,比如吃生鸡蛋、喝洗脚水、喝酒惩罚、鞋底打嘴……

有关人士认为,网络直播不能唯流量是图,要严格规范此类好勇斗狠、助长戾气的“狠PK”,还网络清朗空间。

直播PK喝酒致死后

喝酒PK仍未禁绝

近期,网络主播“三千哥”在直播PK中喝下至少4瓶白酒后去世,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三千哥”在直播中一般选择“狠PK”。据他在个人主页上的自述:“生意失败,我向生活低头了,我放下了尊严放下了面子,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平台上。”

根据抖音《直播行为规范》,直播中喝酒属于三级(一般)违规行为,平台有权根据主播违规情节严重程度给予警告、断播、封禁开播权限(一天到一周不等)等处罚。

悲剧发生后记者发现,类似的“狠PK”仍能轻易搜索到,且套路如出一辙,基本上就是两名主播互相挑衅拉票,输的一方接受惩罚。甚至在喝酒PK致死事件发生后,依旧有一些主播将喝酒作为PK惩罚的一部分。

除了罚酒,其他“狠PK”形式也层出不穷。譬如,吃生鸡蛋、喝芥末水,甚至洗脚水;高强度体罚性动作等。

近日,记者还在直播平台看到,两名主播在PK后,输的一方被惩罚用鞋底打嘴,牙齿都被打出了血,获胜的一方甚至还让输的一方喝自己的洗脚水。此前,两名主播在PK后,获胜一方要失败一方做数百个蛙跳、摸腿开合跳、转圈等惩罚。在失败一方气喘吁吁、难以支撑的情况下,获胜一方不停用言语刺激对方,诸如“玩不起就别PK”等,还以各种理由增加惩罚。

不光是惩罚环节好勇斗狠,在PK拉票环节也充满挑衅言语和行为。记者在一些主播的直播间看到,一些主播在PK拉票环节不停挑衅对方,满口粗话,呼吁粉丝为自己送出礼物。粉丝在主播的带动下,围观起哄,相互谩骂现象也时有发生,整个直播PK过程充满戾气。

好勇斗狠的“狠PK”

为何“刹不住”

记者调查发现,“狠PK”之下,一边是主播做着出格举动挑动观众,一边是主播又被网络戾气和暴力“反噬”,形成恶性循环。一位网民评论说,主播之间的PK往往是以谴责或者挖苦对方来抬高自己,“这种互相‘黑’对方的风气”,不能再发展下去了。

为何此类不断挑战底线的“狠PK”屡禁不绝?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场直播PK,主播和平台一般是按照5∶5分成。有些大主播一场PK就能收到三四万元,其中平台就可以得到一两万元。

近年来形形色色的“PK”给诸多主播带来流量和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导致视频内容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为了持续获得关注,一些“狠PK”的主播就靠不断挑战生理和道德的红线,刺激观众神经。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相继出台一系列文件规范网络直播。多个平台也出台管理规范。“直播间饮酒一直属于平台严格禁止的内容。”一位直播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平台规则,如直播间出现过度饮酒或连麦PK饮酒等行为,平台将予以提示中断或短期封禁等处置,并提示主播勿过度饮酒。

记者蹲点多个平台发现,多名主播对平台处罚有一套规避办法,当平台对抽烟、喝酒等行为进行处罚封禁时,很快就使用“小号”重开直播;在做一些惩罚时,通过拍摄视频上传给获胜方和观众看;一些主播还用“黑话”逃避监管,譬如将芥末叫做小绿、将生鸡蛋叫做乒乓球、将洗脚水叫做十全大补汤或香港牛奶。

另外,网络平台对直播PK的观众也缺乏监管。一些观众在主播PK时充当“气氛组”,在主播大口喝酒之时不但不及时劝阻,反而打出一连串“666”进行怂恿。

“现在主播想要成为头部难度非常大,满足网民要求几乎是涨粉的铁律。而网民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猎奇心理较重,他们会通过打赏、叫好倒逼着主播去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挑战。”一位拥有三十多万粉丝的主播告诉记者,“现在平台对网民的行为管理不是很严。”

严格监管

还网络清朗空间

有关专家表示,几名主播连麦比拼才艺,吸引观众投票的直播PK,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业态。这一本可良性竞争的舞台不能变成好勇斗狠的擂台。无论是主播采用小号登录、故意遮蔽来逃避平台监管,还是一些网民推波助澜为这些“狠PK”站台叫好,都折射出当前直播平台的监管措施存在不足。

协力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浩说,网络平台对于过量饮酒等“狠PK”行为在监管、审核直播内容过程中应及时劝阻和中断直播,必要时报警,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南京市律协副会长周连勇建议,网络平台要加强对主播的培训,提升法治意识,提升技术手段防范主播饮酒、抽烟等直播行为,针对用户评论、打赏等行为,也要加强监督管理,防范恶意带节奏的行为。

网络戾气非一朝一夕形成,化解过程也绝不能“一禁了之”,平台应用好流量激励等手段,引导主播们自觉生产优质内容,并强化“依法治网”,通过典型判例等手段培育网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

“类似斗酒这类‘狠PK’,不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违背道德和法律,PK双方应该本着谁发起谁承担主要责任,谁用语音等方式挑衅谁就该多承担责任。”张浩说。

专家表示,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在加强正向引导的同时,应进一步探索直播平台监管新机制,形成行业自我监督、大众监督与政府监督的合力,共塑网络清朗空间。

□声音

刹住“狠PK” 要下“狠招”

N中工网

整治网络直播PK乱象,需要有快刀斩乱麻的狠劲。在今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中,重点提到了整治直播“PK”环节问题,要严肃查处主播逞勇斗狠、互撕攻击、谩骂吐脏等行为,针对部分主播逃避监管、借“小号”实施恶俗行为,对其所有账号采取统一处置措施,情节恶劣的纳入黑名单。

对平台来说,无论是否有监管压力,都应有所行动。是时候狠下心来,好好处理直播PK存在的问题了。加大对主播不规范行为的管理,利用好流量激励手段,引导主播自觉生产优质内容。对一些故意推波助澜的粉丝观众,也要有相应的约束禁言机制,防范恶意带节奏的行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