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土味赛事 何以成为顶流?

“村超”足球比赛,直播流量和视频传播量超三亿次,全网浏览量超二十亿次;更早出圈的村BA,已变身国家级篮球赛事

火遍全网的“村BA”比赛现场,让全网都感受到什么叫做座无虚席(图源:这里是贵州)

香米、银帽、鲟鱼、木龙船、麻鸭、绣片……村赛的土味奖品,也让网友津津乐道

英国著名球星迈克尔·欧文送上云祝福 (视频截图)

榕江“村超”小组赛现场,当地村民手持锅碗瓢盆前来助威(人民网)

去年夏天,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的乡村篮球比赛在网络上意外“出圈”,大家给起了一个接地气的名字——村BA。

今年夏天,黔东南州榕江县因为一场乡村足球联赛,再次火遍全网。继村BA之后,贵州“村超”万人云集一座难求!不仅黄健翔、迈克尔·欧文等知名解说、足球明星接连送上云祝福,为“村超”打call,名嘴韩乔生更是亲临现场,为球迷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的解说。

日前,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体育总局办公厅下发举办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的通知。这意味着,源于乡村的土味赛事,将在之后正式升级为全国范围的“正规大赛”。

记者亲历贵州“村超”

一天5万人围观

5月13日启幕的贵州“村超”,全名为贵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民间自发组织的20支以村为单位的球队展开激烈比拼,赛程持续3个月,8月举行决赛。

纵横球场的队员,有卖鱼卖肉的商贩,也有开挖掘机打零工的司机,到了场上都化身“草根球星”。

“我报道过世界杯、奥运会等很多国际赛事,但榕江‘村超’真的不一样,太接地气了!”韩乔生发出感叹。这项比赛不仅引得线下狂欢,网络直播流量和短视频传播量也已超过3亿次,相关内容全网浏览量超20亿次。

带着好奇,记者近日探访榕江“村超”比赛现场。当天下午持续到晚上的4场比赛,前后吸引了来自本地各村镇和外地的近5万名球迷。观众席上挤满了人,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还有很多人自带梯子爬上去观看。人群中有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有几岁孩童,不少人拿着手机不停拍,记录下精彩时刻。穿着民族服饰的各村啦啦队,肩挑手捧西瓜、杨梅、牛瘪、糯米饭等当地特色美食,敲锣打鼓、舞龙舞狮高调进场,边走还边跟身边的球迷热情打招呼。

带球过人、射门,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进了!现场传来一阵欢呼和“叮叮咣咣”铁勺敲铁盆的响声。球员在场上全力搏杀,场下的啦啦队也没闲着,把自家带来的西瓜、卷粉、灵芝汤等本土美食,免费分享给球迷品尝,大家伙端着碗、啃着西瓜看球,加起油来更卖力了。

晚上踢到精彩时段,天空还放起了烟花助兴。来自江西的球迷杨千万,驱车1400公里来到榕江,他告诉记者:“上次错过了村BA,这次一定不能错过‘村超’!”说罢使劲击鼓给球员们加油。

球迷驱车1000多公里

就为打一场篮球

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正彪今年50岁,是最近几届台盘村“村BA”比赛的组织者之一。6月11日,他有些骄傲地对记者说:“除了游客,最近这段时间还有不少人来我们村子里参观调研,毕竟村BA比赛现在要成为全国范围的赛事了嘛。”

李正彪介绍,台盘村每年都会在农历“六月六”吃新节的事后举办篮球赛,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已经举办了几十年,对于本村和周围村子的人来说,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没想到去年被媒体关注后为全国人民所知。

每年篮球赛举办的时候,都会有数百支队伍来台盘村进行比赛。“那个时候,村子里特别热闹。因为村子办篮球赛,现在村里80%左右的年轻人都回来创业了,有些开饭店,有些开旅店,还有些做一些周边的小生意。”李正彪说,不过很多游客或者球迷来了之后就是打个卡,待上一天就走了。村里下一步是希望他们能在村里多住上些日子,这样对当地发展经济也有好处。

另一位台盘村村民李先生说,他就曾在村子里的篮球场上遇到过几个从西安驾车开1000多公里专门来打球的球迷。“他们几个人都50多岁,说是喜欢篮球,从新闻上看到了台盘村的篮球风气很热,就专门开车过来,我们村民也很热情,组织了几个人陪着他们打了一场,最后还留他们在村里吃了顿家常饭。”

“村BA”将办全国赛

须有乡镇及以下户口

6月5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和体育总局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举办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的通知。本次比赛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和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指导,中国农民体育协会联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群体部主办,中国篮球协会提供技术支持,从6月开始,分三个阶段在全国展开,一直延续到10月,总决赛地点就是“村BA”的发源地贵州省台江县。

比赛还以“亿万农民健身,共建和美乡村”主题,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大赛标识、主题曲和吉祥物。

“通知正式下发前几天,我们就知道这件事了,当时有上级领导来我们村里调研,考虑把全国总决赛就放到我们台盘村。目前看不会对场地进行太大的升级,为的其实就是保留乡村篮球的原汁原味。”李正彪对记者说道。

此前,农业农村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比赛完全是各地自愿报名组织举行,不会强制作为一项“任务”。另外,“村BA”比赛对球员身份也有所限制,例如要求所有球队的球员必须来自同一个乡镇、户口与居民身份证必须是乡镇及以下、户口迁入时间必须满一年以上,目的是希望让“村BA”保持原汁原味的“乡土性”。此外,曾经在中国篮球协会CBA、NBL联赛注册过的球员不得报名参赛。

□专家观点

乡村赛事火爆

背后蕴含的需求

这两年放眼全国,不少乡村都掀起了文体活动热潮。

“宁夏农民篮球争霸赛”“河南‘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等各类村BA赛事纷纷打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的农民乐团,奏上了国际舞台;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镇,每届乡村山歌文化艺术节都人海如潮。“篮球之乡”浙江诸暨,是全国拥有标准篮球场最多的县级市,几乎每场村BA比赛都座无虚席,奖品是大黄牛、大鹅、特色炒货。赛事还触达家庭三人制篮球赛,从村BA拓展至家BA。浙江嘉兴平湖市林埭镇徐家埭村,把曾经的废弃养猪场,打造成棒球基地,一跃成为“中国棒球第一村”,一颗棒球击出村强民富“全垒打”。

看上去土味十足的乡村赛事何以如此火爆?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领告诉记者,村BA、“村超”等乡村赛事“出圈”,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也有时间和条件参与组织大型文体活动。另一方面,这些爆火的项目是民间孕育的产物,群众基础深厚,是传统文化内生出新的文化样式。

比如榕江,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20年底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后,老百姓口袋鼓起来,乡村田野成了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榕江人民的足球基因,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植入。全县足协会员已有千余人,一听说要举办球赛,大家都纷纷响应,把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也留住了乡愁。这些文体活动发源于民间,大家玩的是熟悉的项目,赛场上的“球星”是乡邻好友,人们自然也觉得更有亲切感。

(本版内容综合新华网、中新网、光明网、潮新闻、红星新闻、贵州日报等)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