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2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宝洲街生猪屠宰场停产关闭

位于泉州中心城区,因城市规划,结束了28年的历史使命;目前,泉州推出三年行动方案,实现屠宰加工行业转型升级

宝洲街生猪屠宰场的清洁区已全部腾空

N海都记者

董加固

杨江参 文/图

6月19日凌晨,随着最后一头生猪处理完毕,位于泉州市区宝洲街的泉州市食品公司肉联厂,也就是市民熟悉的宝洲街生猪屠宰场结束了28年使命。从6月20日起,该场正式停产关闭。20日上午,海都记者前往探访。

投用28年,日产能可达生猪800头

“关停了!关停了!这下,我是真的退下来了,心里头好像失去了什么。”20日上午11时15分左右,记者来到宝洲街生猪屠宰场,68岁的保安老黄站在屠宰场大门口,守望着结束使命的肉联厂,喃喃道:“我2006年就来到该厂当保安,60岁退休,后被返聘又做了8年保安。在这17年,我熟悉屠宰场的每个角落,清洁区、消毒区、屠宰区、污水处理……”

记者在宝洲街生猪屠宰场逛了一圈下来,只见整个屠宰场空空如也。现场,墙上张贴着搬迁通告,一些可以继续使用的设备被搬往他处,地板已被清洗得比较干净。“一直忙到昨晚(19日)10点多。”保安老黄告诉记者,19日,工作人员对屠宰场内部的设备展开拆除,并做最后的清理工作。

记者从泉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宝洲街生猪屠宰场地处泉州中心城区,1996年经正式报批建成投产时,周边仍是大片稻田。28年来,该屠宰场日产能达到800头生猪(近年来控制在550头左右),承担着泉州中心城区生鲜猪肉市场的供应任务。

完成使命,原经营户已有序分流

据了解,随着泉州城市的发展,宝洲街生猪屠宰场所在区域中心城区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屠宰场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依法依规服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光荣地退出历史舞台。

据了解,新建屠宰厂建设用地选址要求特别高,造成宝洲街屠宰场等周边多家屠宰场(点)无法按计划关闭搬迁。2015年的市“两会”上,九三学社泉州市委员会曾建议整合泉州市屠宰场点资源,推进市定点屠宰场的统一建设。今年的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许志华提出《关于尽快解决泉州市食品公司肉联厂宝洲路生猪屠宰场搬迁事项的建议》。

今年3月6日,泉州市政府召开泉州市食品公司宝洲街屠宰场停产关闭及产能分流工作专题会议,要求泉州市食品公司肉联厂于2023年6月底前完成产能分流,正式停产关闭。此后,市政府正式批复同意于2023年6月30日前取消泉州市食品公司肉联厂定点屠宰资格。今年来,按照自行分流+引导分流的方式,原有的经营户已被有序分流到洛江、台商投资区、晋江等附近的屠宰企业。

2025年底前,完成现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整合关闭

记者了解到,为加快推进畜禽屠宰加工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2022年10月泉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泉州市畜禽屠宰加工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简称《方案》)。

根据该《方案》要求,农业农村部门按照“扶大限小、减数控量、提质增效、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计划通过3年(2023-2025年)的努力,完成现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整合关闭工作。除鲤城区、丰泽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外,每个县(市、区)原则上整合布局1家现代化牲畜屠宰加工厂。到2025年底前,全市牲畜定点屠宰企业控制在11家以内、禽类集中屠宰厂(点)3家、定点肉品分割加工配送中心3个;力争创建省级畜禽屠宰标准化厂3~4家、国家级示范厂1~2家。市政府将加大扶持力度,延伸产业链条,并将屠宰加工项目建设纳入乡村振兴年度目标任务清单和绩效考核内容,强化部门协作,加快统筹推进。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