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谈天说地 上一版   
上一篇

还未入伏 北方为何热过南方?

N新华社 中央气象台

这几天,华北、黄淮一带高温发展迅猛,许多地方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22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23日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持续高温天气成因有哪些?何时结束?还未入伏,北方为何热过南方?

全国多地

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监测显示,22日京津冀、山东、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以及内蒙古西部、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等地部分地区出现35℃至39℃高温天气,河北中东部、北京、天津、山东西北部等地局地达40℃至41.8℃。

其中,22日8时至16时,北京、天津、河北、山东4省市共有1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预计24日,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仍将持续。25日,黄淮地区高温范围将缩小,高温区域向东北地区扩展。短暂间歇后,27日至30日,华北东部、黄淮大部将再度出现高温天气。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介绍,近期高温天气的成因主要是华北、黄淮等地受到较强盛的暖气团控制,且影响时间较长,同时在高压脊控制下,天空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增温促进升温。此外,夏至时节白昼较长,太阳光照时间长,加之华北、黄淮等地空气湿度小、天气干燥,有利于气温升高及高温维持。

统计显示,今年6月以来至记者发稿时,全国共有183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月极值,有46个站突破历史极值。华北地区高温日数6.4天,较常年同期(3.3天)偏多3.1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五多,仅次于1972年、1968年、2005年、2022年。北京(7.9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河北(7.8天)为次多,天津(6.1天)为第三多。

根据《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国家级高温预警发布分为高温红色预警、高温橙色预警和高温黄色预警三级,各省份高温预警发布标准有所差别。张芳华提示,未来十天,京津冀、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地有高温灾害中风险,用电和能源需求会加大,户外活动可能发生中暑或热射病。

北方地区

高温季往往在初夏时段

还未入伏,为何北方就热得这么厉害,甚至热过南方?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表示,我国各地高温集中时段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南方地区通常在盛夏时段进入高温季,而北方地区往往在初夏时段。

对华北地区来说,通常雨季前的6月至7月初更易出现高温天气,连续数天的高温在6月也较为常见。这段时间以干热型高温为主,表现为气温高、湿度小。“进入7月后期,随着副热带高压北跳和夏季风往北推进,水汽输送和大气湿度增加,云量增多,会出现闷热天气,也就是湿热型高温。就最高气温而言,前一时段气温最高值通常高于后一时段。”高辉说,但体感温度不仅和气温有关,还受到湿度影响,往往在湿热型高温下,体感温度更高。

高辉表示,全球变暖背景下,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极端高温发生的频次都在增加。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夏季除黑龙江中部和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0.5℃以上,部分地区将偏高1℃至2℃,高温日数也较常年同期偏多,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

专家建议,遇高温天气,公众尽量避免在午后气温最高的时段到户外活动、工作,需要长时间在户外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做好防晒,并关注体温变化,避免中暑或热射病发生。

□医生提醒

持续高温天 警惕脑卒中

专家提出防范建议

N新华社

天津市气象台、天津市健康气象交叉创新中心日前联合发布脑卒中气象风险橙色预警:受暖气团影响,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此次高温过程持续时间长,诱发脑卒中的气象风险高,提醒公众注意防范。

天津市健康气象交叉创新中心主任、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李新教授建议:

1.保证每日充足的水摄入量,每天推荐至少摄入1500毫升,肾病患者应酌情限量,室外露天工作者或大运动量者则应酌情增加。饮食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

2.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根据气温日变化适度调整锻炼时间,推荐选择清晨、傍晚时段,避免高温时段户外活动。

3.使用空调时,建议室温调节在26℃左右为宜。每天应保证充足的高质量睡眠,成年人以7~8小时为宜。避免情绪急躁引起血压波动,保持情绪稳定。

4.老年人群体温调节能力减弱,可将空调温度略微调高,维持在27℃左右为宜;特别要注意避免从室外高温环境突然进入低温空调房,或从室外进入室内不要立即打开空调,给身体以适应室内温度环境的缓冲时间。

5.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易发生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波动,应规律监测,如波动较大或控制不佳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6.出现不适症状,如言语不清、口眼歪斜、肢体无力、行走不稳、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情况时,请立即拨打120,及时就医诊治。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