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董加固 通讯员
张卉 张丽玉 林小燕 文/图
高速公路上有服务区,普通公路上也有,你看,国省道边立着的高大挺拔的指示牌,公路驿站Logo如此醒目。而且,随着交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普通国省道路网体系不断壮大,公众的出行需求从“走得了”“走得快”向“走得顺畅”“走得舒适”升级,公路驿站的建设就是公路部门顺应时代需求,践行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
在泉州南安市官桥镇岭兜村,就有一个今年拟升级的公路驿站。6月19日,海都记者采访得知,这是一个资源整合型的驿站,在保证公路养护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将利用现有梅岭公路站内的一楼站长室、学习厅、会客室改造成为休息室、活动室及驿站办公室,并配套相应茶水、休息和办公的桌椅、乒乓球桌等;利用站房西侧外墙面改造为公路党建文化墙;新增一批停车位及充电桩设备。“预计年底完工。升级后的驿站,将更好地服务过往车辆的临时停车、充电和司机休息。”南安公路分中心工程股股长徐荣土介绍道,驿站还将局部绿化补植,应用园林设计的手法,通过融合、嵌入、微缩、美化和象征等手段,在点、线、面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并与景观特点相适应,使前来休憩的司机在驿站内领略到自然的清新、自由和愉悦。
南安梅岭公路站只是公路驿站升级为民服务的一个站点。6月25日,海都记者从泉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了解到,为了提升公路服务水平,在国省干线公路上更好地满足多元化服务需求,泉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一直在不断探索,勇敢创新,积极实践,着力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融入到公路驿站建设、运营、服务的全过程,科学谋划、精心管理、贴心服务,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公路驿站为民服务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公路“小驿站”,做出服务“高品质”。今年,泉州市公路中心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继续在国省干线公路上打造为民服务公路驿站,拟新增建设公路驿站3处、提升公路驿站功能服务6处、新建公路廉政文化园1处,进一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公路服务设施网络,形成公路创新服务品牌,持续为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贡献公路力量。
驿站·建设
智慧驿站,方便市民停车
记者了解到,今年拟升级的公路驿站,包括国道355线岵山服务区智慧停车及监控系统工程,规划建成一个智慧驿站。
“岵山服务区智慧停车可对接永春智慧停车系统。”永春公路分中心工程技术人员陈彬文介绍道,岵山服务智慧停车项目立足永春公路发展战略,以规范交通秩序、方便市民出行为目的,建设城市级智慧停车管理系统,通过启动道路临时停车收费和智能化停车管理手段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及停车管理水平,缓解岵山服务区周边地区停车难,逐步实现有偿停车、规范停车、高效停车,合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
据介绍,本次设计在永春县岵山公路服务区通过布置行车道闸对停车场车辆进出管控,地面视频监控子系统则负责对停车场内进行监控,并在出口设置网络对讲设备,实现停车场的云端监控及无人值守。“建成后停车位55个,可以提高停车场所设施泊位利用率,减少驾驶员寻找车位的时间消耗,提高停车效率,不仅提高了国省道公路便民服务水平,也提升永春县城市形象。”
美丽驿站,有个实用太空舱
国道228线惠安前见停车区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国道228线(海湾大道)东侧,邻近龟山湾滨海旅游区,总占地面积1002平方米,规划建成一个美丽驿站。
“现状交通通行量较大,车辆游客较多,考虑游客盥洗、餐饮、休憩的需求,我们将打造一个集餐饮、休憩、观光以及党建宣传于一体的复合型党建驿站。在创新设计的同时,做到精致小巧实用,追求与原生环境的和谐相融。”惠安公路分中心工程师吴花蓉告诉记者,美丽驿站内将建设一个太空舱,也就是小卖部及移动厕所,“这个太空舱有32平方米,采用一体化定制采购的方案,最大化地减小现场施工的作业,保护项目现场生态环境。接通水电,完成通水通电测试,并通过验收后就可使用。”
驿站·成效
旅有所歇,践行公路“服务+”
“每次开车经过澳江公路驿站,我都会停下来休整,这里用餐、住宿、购物、加油都非常方便,特别是每到春运,公路志愿者准备了很多贴心礼包,让我们这些常年跑在路上的人心里暖暖的。”司机林师傅边说边竖起大拇指。在安溪澳江公路驿站,公路志愿者们为司乘人员准备了“健康包”、热水、新春“福”字等物资,并提供充电、路况咨询等服务。这是今年春运期间澳江公路驿站内的一个场景。今年春运期间,仅国道355线安溪澳江公路驿站共服务省内外司乘人员约1.62万人次,服务货车司机约1200人次,停车休息车辆约8200辆,停车位利用率达100%。
除了安溪澳江公路驿站外,泉州市公路中心在全市5条国道、6条省道上打造了永春岵山、德化双交林、南安高来格等共13处各具特色的公路驿站。每个驿站的建设均秉持“服务过往群众、凝聚社会力量、夯实党建基础、讲好公路故事”的工作理念,融合“党建宣传、文明创建、便民服务、展示形象”等工作为一体,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短暂停车休憩服务,并根据既有条件延伸拓展食宿、购物、加油、充电、观景、便民药箱、宣传教育等功能,彻底解决了普通国省道上停车难、休息难等问题,成为司乘人员休憩的“港湾”,同时为南来北往的司乘人员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周到、贴心的服务,成为满足公众出行需求的重要“补给站”。
游有所乐,拓展公路“旅游+”
近年来,泉州市公路中心在打造一条条畅、安、舒、美示范路的同时,聚力于公路驿站为民服务功能外延,拓展公路“旅游+”,推动交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这个公园就是我们平常散步休闲的地方,我们每天都来喝茶、聊天、散步,欣赏美丽的风景,很舒适。”石柱村村民黄大姐介绍说,“节假日会有很多过路的旅客停下来休息,或者周边城区群众专门跑到这里来游玩。”黄大姐口中的公园就是位于国道355线水口镇石柱村的石柱公路驿站。该公路驿站采用公园式设计,占地2500平方米,设有停车位、休憩凉亭、卫生间、“印象水口”主题雕塑。公路驿站还因地制宜,在溪边设置了休闲慢道,同边上的铁索桥、白墙黑瓦戴云山建筑风格的民宿以及周边郁郁葱葱的植被、层峦叠嶂的山峰共同构成了一幅天然美景,成为旅游网红“打卡”地。
国道355线德化石柱公路驿站是市公路中心将公路驿站融入市委、市政府“党建+”邻里中心建设的具体实践。除了德化石柱公路驿站,国道228线石狮古浮湾、国道355线德化双交林、永春岵山等一系列公路驿站均凭借服务功能多元、条件便民利民、景观美丽特色等优势成为国省道上吸引过往司乘、周边群众的一道道美丽风景。
据泉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卢海东介绍:“我中心已将‘党建+公路驿站’建设纳入国省干线公路‘高质量创新发展’规划,重点对通往景区、景点的国省干线公路站点提质扩面,将世遗文化、地域文化、旅游文化、公路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继续建设一批既有‘颜值’,又有‘内涵’,更有‘温度’的公路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