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齐聚世遗古城 弘扬关公精神

海内外36所宫庙信众,举行最高规格的仿古关公祭典,共庆关帝诞辰1863周年

火鼎公婆表演

仿古关公祭典

N海都记者

柳小玲/文

田米/图

为纪念关公诞辰1863周年,6月28日,泉州通淮关岳庙以高规格仿古仪式,隆重举办关公诞辰庆典活动,远道而来的近260名全国五大关庙代表、其他关庙信众、海内外侨胞及港澳台同胞等聚集在此,以关公文化为纽带,开展关公信仰交流,弘扬关公精神。

仿古关公祭典 高规格大阵容

上午8时,以大鼓吹、大鼓凉伞开道,火鼎公婆为阵尾,参加祭祀典礼的嘉宾代表团从文庙出发,沿百源街、涂门街,最终抵达泉州通淮关岳庙。此时,关岳庙广场前早已锣鼓喧天,泉州人喜闻乐见的阵头表演,在典礼前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暖场,关公威风大鼓、五路财神加官进禄、舞狮、威风大鼓表演等,引来众多市民围观。

“咚咚咚……”9时许,伴随鸣钟擂鼓,拜祭区内,癸卯年泉州通淮关岳庙关帝诞辰日祭祀大典正式启动。在主祭的带领下,陪祭嘉宾及四大庙代表、海外宫庙代表,面对大纛旗拜天、行上香礼、行三跪九叩礼,向关帝1863年诞辰行“三献礼”,即献花、献果、献帛。

据悉,此次关公祭典,是一场高规格、大阵容的仿古仪式。祭典仪程根据《通淮关岳庙志》中清朝光绪初年祭典记载和《关岳合祀典礼乐谱》京师关岳庙祭礼所述整理,参照民国祭典仪程结合实际编修,祭祀关帝的典礼堪比帝王。

很有“仪式感” 众多信众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参加祭祀典礼的,不仅有来自山西、河南、湖北、福建、广东等中国关帝庙信众,还有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印尼等众多海外关帝庙的信众,共36所宫庙参与。

“在泰国,只要有华人华侨的地方就有关公信仰,关公成为海外华侨华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和‘守护神’。”来自泰国碧差汶府关帝庙的信众陈如意说道。这是她第一次带领参访团一行8人来到泉州,最大的感触是,泉州人对关公的信仰很有“仪式感”,泉州仿古的祭典,从人员服装、祭典人员规模上看,都是高级别的。

而关帝信仰,也使得两岸往来更频繁。“目前在台湾有900多座关帝庙,信众超过1000万人,关帝文化已融于两岸民众心中。”台湾中华道教关圣帝君弘道协会总会长吴光雄告诉记者,两岸典礼大同小异,都是受同样宗教理念熏陶,希望通过两岸关帝信仰交流,能让关公的“仁、义、礼、智、信”精神,造福更多两岸信众。

期待五大关庙 打造朝圣之旅

关帝神话的造就,是从宋朝开始延续到明清的。在古人看来,忠臣良将虽多,但能够集“忠、义、勇、壮”的,唯独关羽。因此,宗教、帝王、老百姓都一致认可了这尊大神。据统计,历代先后有16位皇帝23次为关羽加封。比如,清顺治时,关羽的封号已达26个字——“忠义神武灵佑仕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明史》记载,京师所祭者九庙,关庙就是其中之一,而且祭扫时都是太常寺官主祭。

近年来,关帝文化和关帝信仰已成为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共同精神纽带,以及海峡两岸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关公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念关公诞辰1863周年,证明了关公文化、关公精神有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泉州鲤城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吴振法说道。

千百年来,关公精神威震四海,关公信仰代代相传,关公身上体现的“忠、义、仁、勇、礼、智、信”蕴涵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对国家面貌、社会风气、个人品格的影响尤为深远。长期以来,全国五大关庙发挥优势,传承和发扬关公精神,积极开展助学、救灾、扶贫等善举。

“民间广为流传着关公‘魂归山西运城、头枕河南洛阳、身卧湖北当阳、神定福建东山、灵应泉州通淮’,作为全国五大关庙之一的泉州通淮关岳庙发起了‘全国五大关庙朝圣之旅’,学习和领会关公精神,今年3月至今,已成功组织了4次文化交流活动。”泉州通淮关岳庙董事会董事长陈庆元介绍道。相信在众多关帝信众的共同努力下,必将把五大关庙打造成全球华人的朝圣之旅,把关公精神发扬光大,让关公精神代代相传。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