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中国青年报
全国各地陆续发布高考成绩,志愿填报成了考生和家长关注的“头等大事”。近年来,越来越多人“求助”志愿填报服务,火热的市场下,催热了为考生“出谋划策”的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师(以下简称“高报师”)。
高报师证书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一证在手”就可以帮高考生规划填报志愿了吗?记者调查相关市场乱象,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
年满18周岁 即可报名考证
社交平台上,不少机构针对“高报师”培训考证,打出了诱人的广告语。
记者随机联系了两家机构进行咨询。其中一家机构负责证书报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高报师证书分初、中、高三个级别,年满18周岁即可报考,“如果是研究生学历,还可以越级直接考高级证书,级别越高认可度越高”。
在他向记者展示的证书图片里显示,该证书为中国商业联合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颁发的专项技能证书。“一年有4次考试机会,均为线上报考,线上学习。”该工作人员称,考证并没有个人报考通道,需要通过他们这样的授权机构统一组织报考。
“三类级别考证培训费用差不多,考高级证书是1480元。报名后会给你发题库教材资料,考前7~10天会给大家发精准的题库,考试合格了就可以发证了。如果下个月就着急用证书,也可以参加月底考试批次,不耽误接下来使用。”
“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行安排学习,认真看一下基本都能考过。”另一家考证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高报师考证并没有学历和专业限制,每个月都安排考试批次,“报考费1200元,先支付500元定金,证书出来后在官网查询没问题了快递寄给你,收到证书再补齐尾款”。
“高报师”及其证书 未获国家认可
一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每年都会有不少新手高报师加入行业,但大部分人坚持不到一两年就离开了;有的为了树立品牌权威,甚至在宣传上造假,声称有多年报考经验;也有很多高报师在使用大数据工具辅助填报志愿,却并不了解数据背后的逻辑……“要么就是也做学科培训、艺术培训,到了高考季,赶一个热度,他们能有什么行业经验或专业经验呢?”
“当然行业里也有一些优秀的、资深的高报师,但实际上,他们服务的高考生的数量是固定的,往往100人左右,可能早早地在高三第一学期甚至高中一二年级就被预订了。如果现在再临时找高报师,一般会是那些短期培训后快速上岗的高报师了。”
记者注意到,高报师证书及发证单位有多种,较为常见的发证机构有中国商业联合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职业人才技能认证中心等。但在上述发证机构官网上,却查询不到高报师相关培训信息。
记者查阅人社部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发现,高报师并不在其中。人社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曾就公布《目录》答记者问时称,严格落实《目录》,目录之外一律不得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这也就意味着,高报师这一职业及其认证证书,并未获得国家认可。
□权威发布
教育部严查高考志愿高价咨询费
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291万人。选个好专业,是每个高考生和家长的朴素愿望。数据显示,88.1%的高考生愿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2022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为8.8亿元,预计2023年达9.5亿元。我国目前共有1850余家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志愿填报”,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志愿填报相关企业。这其中,80.4%的相关企业成立于1~5年内,成立于10年以上的仅为2.8%。
6月25日,教育部在发布的高考志愿填报“十问十答”中强调:社会上一些机构或个人开展的各类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存在政策解读不准确、信息提供不真实、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诈骗等问题,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此外,还存在有机构或个人以所谓的“权威专家”“内部信息”等名义开展虚假诈骗活动,提醒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严防被骗。
各地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高考志愿成了“技术活”。教育部近日表示,将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个人或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志愿填报活动的监管,严肃查处收取高价咨询费用、价格欺诈及虚假宣传等问题,提醒考生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诈骗陷阱。(综合)
□提醒
392所:别被这些“野鸡大学”骗了
中国邮电大学、广东科技管理大学……这些“高大上”的学校,你们听过么?其实这些大学报了=白读!因为它们都是“野鸡大学”。
每年高考招生录取阶段,个别不法机构和人员通过炮制并不存在的学历教育“学校”,发布虚假招生信息,发放虚假大学录取通知书,骗取考生钱财。这些学校部分仿冒正规高校校名,学校简介多是抄袭拼凑而成,部分“野鸡学校”被曝光多次仍换个域名继续存在。
时值报志愿的节点,权威媒体将全国392所虚假野鸡大学名单按照省份做了归类,其中包括厦门师范学院、福建海峡经贸技术学院、福建经济贸易大学、福建科技学院、福建省轻工业学院等,以提醒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擦亮眼睛,避免入坑!
(人民日报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