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红星新闻 北京晚报 上游新闻
近日,又一个旅游博主晒照片遭遇“翻车”。24日晚,一名博主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组在四川巴朗山拍摄的打卡照片。照片中,她手持采摘的绿绒蒿,被众多网友批评“破坏生态植被”。近些年,随着全国各地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各地也出现了不少游客随意采摘当地植物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他们的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多严重?可能导致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女游客巴朗山采绿绒蒿拍照
网友:这样的暴力采摘让人心痛
夏天的巴朗山十分漂亮,在这里有着百亩高山的花海,吸引了不少游客,很多人都为了川西高原上的“女神”绿绒蒿而来。绿绒蒿被称为“距天空最近的花朵”,也被很多网友誉为川西高原上的“女神”。
夏季在巴朗山,可能见到全缘叶绿绒蒿、红花绿绒蒿、长叶绿绒蒿、巴朗山绿绒蒿、夹金山绿绒蒿等五六种绿绒蒿,这对于一座山而言,算是极为难得。从成都乘车出发三个多小时,就能一览它们的鲜艳和灿烂。
6月24日晚,网友“薄荷榴莲”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组在巴朗山熊猫王国之巅拍摄的打卡照片。视频相册中,女子手持采摘的绿绒蒿拍照。女子采花的行为引发网友不满。“怎么可以摘花呢?”“巴朗山不是一封了事的,这种人这种事你们管不管?”有人向短视频平台举报,也有网友向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业部门和警方举报。有眼尖的网友认出了图中植物为全缘叶绿绒蒿。
6月25日中午,“薄荷榴莲”删除了所发视频,其短视频账号已经被屏蔽。
微博网友“丘寒”表示,虽然目前只有红花绿绒蒿、久治绿绒蒿和毛瓣绿绒蒿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但图中这个全缘叶绿绒蒿也是只能生长在高海拔条件很艰苦的地方,数量并不多,也经不住这样的糟蹋。
对于这样的行为,有网友表示很心痛,“被这样暴力摘断,简直像珍视的宝贝被猪拱了一样心痛”。
专家:一生只开一次花,采摘破坏花期
成都知名植物科普作家孙海老师也关注到了该视频,他介绍视频中的绿绒蒿为“全缘叶绿绒蒿”,并非部分网友所说的二级保护植物。
“绿绒蒿是多年生一次性开花植物,一生只开一次花,如果它种子还没发育成熟,被人为的因素打断,不能产生可育的种子,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是非常大的。”孙海介绍,高山环境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绿绒蒿从一颗种子萌发到发育成熟,要经历六到七年的孕育生长。
“摘绿绒蒿是一种不文明行为,她应该接受社会道德的批评。”孙海介绍,人们应该对自然起码怀有一种敬畏心,“任意地采摘,随意地丢弃,只是一瞬间的美好,实际上把一个花期给破坏了,这些都是会影响自然系统野生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的”。
“这种现象也比较普遍,只是有些人拍照或者被拍到了,那些没被拍到的也应该受到谴责。”孙海坦言,现代社会应该提倡文明自然的理念,就是文明观花。就该名女子的行为,他觉得应该谴责,“但网友不能都去揪到一个人,去网暴”。
卧龙自然保护区:
巴朗山属未经批准禁止开展户外活动区域
4月27日,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联合发布通告称,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开展户外活动需办理手续,违规进入将被追责。
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已经接到网友举报,下一步将进行调查处理。保护区工作人员表示,发现违规开展户外活动的情况,保护区一般是制止、劝阻并批评教育,造成后果的,保护区会进行处罚。目前,保护区已有多起类似处罚违规穿越事件。
对于此事,卧龙自然保护区回复称,保护区对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核实了下,照片中植物不属于二级保护植物。但针对乱采乱摘这个事情,保护区一方面会加强日常巡护管理和宣传,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另一方面,近期在拟定开展禁止毁林毁草专项行动、禁挖药材专项行动等。
旅游博主手持崂山濒危保护植物拍照
手捧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照发网上
6月19日下午,记者联系上发微博的科普作家、植物科普大V“阿蒙”时,他仍然感到很气愤,“我是在一个公众号上看到的,他手拿一大把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青岛百合,还自备水瓶子来插花,说是捡的,还说青岛百合是键盘侠评出来的保护植物,真的是无知又自大”。
上游新闻记者在“阿蒙”提到的公众号文章中看到,这名旅游博主晒出的照片中,他确实是手捧一个水瓶装着一大把青岛百合,他还强调:“花朵为捡拾他人丢弃之物,非本人辣手所摧。本人素来不提倡随意采摘山中之物。”随后他还写道:“崂山百合被一些网文吹嘘成了濒危物种,纯属待在空调房里的键盘侠行为。”
据介绍,青岛百合是中国百合科植物的特有种,原产地在山东半岛,1897年在小青岛上被德国植物学家发现,定名为青岛百合。后来发现在崂山北九水以南阴坡或半阴坡的林下有大量分布,又称崂山百合。
随着环境变化等影响,青岛百合数量锐减,最早发现的小青岛上已经绝迹。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整个山东半岛仅有不到3000株青岛百合。
中科院植物所副研究员刘冰曾多次考察青岛百合的情况,他告诉记者:“目前在崂山也不是能轻易见到青岛百合,就北九水和巨峰两个景区的量多一些,虽然是多年生草本,但青岛百合还是有寿命的,人工繁育非常困难,能够开花,最后能成功结果的不多。”
2021年9月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发布第二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青岛百合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刘冰介绍,虽然青岛百合很早就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但此前只是建议稿,在经过了多位专家十多年的讨论,才在2021年正式进入第二批保护名录,这个文件已经是具有法律效力了。
刘冰表示:“手捧着一把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然后还大摇大摆放到网上来,理论上是可以报警进行调查的。”
相关部门:非法采伐国保植物,或面临刑事处罚
记者也联系了发文的旅游博主,但截至发稿时还未得到回复。但记者注意到,已经有网友在评论中提醒青岛百合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这名博主随后也删除了讽刺专家的言论。
青岛市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徐立强告诉记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未取得采集证或者未按照采集证的规定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由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采集的野生植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罚款,有采集证的,并可以吊销采集证。”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违反国家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崂山区自然资源局森林管护科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针对游客、驴友偷采青岛百合的行为,将进一步加强巡查力度。
崂山风景区相关部门也表示,最近已经注意到了相关情况,主要发生在景区的非游览区域,除了偷摘青岛百合,还有其他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目前正在进行专项治理,在周六、周日还会加大力度,除了对一些关键的入口进行看守,还会对非游览区进行巡查。
□声音
暴力采摘 在美景里拍出丑态
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本就脆弱,禁止区域无疑更加娇贵。不经允许闯入禁区,随手乱摘花草,直接威胁到当地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在保护区中采摘野生植物、乱丢垃圾的事件数不胜数,岂能任由破坏环境的行为一再发生?
对不文明行为不能惯着,公园摇花尚且要禁止,更何况在保护区里采摘珍贵植物。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说明还需要加强宣传力度和监管力度,让游客自觉遵守规则。此外,针对不同的违规行为要有不同的处罚措施,给违规者以震慑。为美景而来,就别拿不文明行为煞风景;欣赏名花之美,就该让它自由生长。不管是否了解植物名称,只要记住一条,不要采摘大自然的一花一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