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6版:警法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凌晨执行 13人被拘传

德化法院集中开展涉民生专项执行行动,共出动警力20余人次,执行到位金额42.17万

N海都记者 杨江参

6月27日凌晨,德化法院集中开展涉民生专项执行行动,共出动警力20余人次,上门传唤被执行人23人,拘传13人,执行到位金额42.17万元,和解6案,执行完毕7件。

近年来,德化法院持续推进涉民生专项执行行动,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德化法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来,该院共执结涉民生执行案件823件,执行到位金额6100万余元;共发出“纳失预警”通知书128份,促使35名被执行人自动履行275万元。

拒不履行,司法拘留“老赖”

2022年7月30日上午,王某到某建筑装饰公司承接的装修施工现场做小工,在施工过程中不慎从三楼摔至一楼,导致受伤。德化法院判决该建筑装饰公司支付王某医疗费、后续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鉴定费、残疾赔偿金(含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合计265621.35元。判决生效后,该建筑装饰公司拒不履行赔偿责任,故王某向德化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经调查发现,在该案审理期间,该建筑装饰公司主要负责人杨某为逃避承担赔偿责任,存在抽逃出资的行为。因此,执行法官决定以杨某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赔偿责任为由,对其采取十五日司法拘留措施。

6月27日上午,执行法官来到杨某家中,在向其出具了拘留决定书后,杨某及其家属态度转变,主动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并当场履行完毕。

执行遇阻,司法救助暖人心

2023年1月,刘某与吴某签订买卖合同,约定刘某向吴某提供一批陶瓷。后刘某因工厂无法正常施工导致未能按时交货。今年2月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在承办法官的积极调解下,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被执行人刘某承诺于3月底之前付清全部案款。然而,刘某未按照约定期限履行义务。

近期,执行法官得知吴某因摔伤导致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生活暂陷入困境。

当天,在刘某家中,其母亲告诉法官,刘某因经营不善导致陶瓷厂倒闭,近期在外打工。执行法官在了解了吴某和刘某的具体情况后,当即为吴某申请了1.5万元的执行救助金,并已及时发放到位。

亲情冰封,全力协调促和解

2022年,陈某与林某经法院判决离婚,儿子由爸爸陈某抚养。为了保障每周一次对其子的探望权,作为母亲的林某向德化法院申请执行。执行法官考虑到孩子正处于学习阶段,怕影响孩子的情绪,决定在学校放假后到陈某住处了解案件情况。

6月27日,执行法官来到陈某家中,了解到陈某与林某的教育理念存在很大分歧,孩子也向执行法官表示妈妈的教育太过严厉,对此略有抵触。

母爱的缺失,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多个方面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执行法官以“聊家常”的方式主持调解,耐心倾听两位家长的心声,抓住化解矛盾的关键点,努力弥合感情和亲情。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解,孩子发现妈妈严厉的教育背后,是对自己深深的爱,表示愿意与妈妈多磨合多接触。陈某也表示愿意配合保障孩子母亲的探望权。最终,林某撤回了执行申请,一段亲子关系也得到了修复。

国网龙海区供电公司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海都讯(记者 曾炳光通讯员 高娇惠 林国庆)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人民调解的知晓率,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源头治理,6月28日,国网龙海区供电公司在海澄镇城隍庙广场参加漳州市龙海区司法局组织开展的“人民调解为人民”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该公司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现场解答咨询等形式,向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涉电法律条例,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近年来,国网龙海区供电公司充分发挥供电所台区管理员贴近群众、熟悉社情民意优势作用,着力化解供电辖区内线路新建工程占地补偿、线路走廊砍伐等难题,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结合“为民办实事”主题,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普法进乡村(社区)工作,培育营造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助力营商环境创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