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罗丹凌 毛朝青 梁展豪
见习记者 周婉怡 文/图
夏日炎炎,在烈日下出行确实煎熬。电动自行车的骑手们为了抵抗阳光“各出奇招”,有的在车把上加装雨伞,有的则是在车上搭起了防晒防雨的挡风罩。
但这些遮阳工具也隐藏着不少安全隐患。今年6月,深圳一名外卖员在骑行电动自行车过程中摔倒,被遮阳伞扎伤颈部后不幸身亡;2016年4月,江西一名女子在事故中被遮阳伞装置刮破腹部……这样的事故屡见不鲜。但记者走访发现,在福州依旧有许多市民在电动自行车上加装遮阳工具。
交警部门提醒,电动自行车加装遮阳伞不仅增大了行驶阻力,影响行车稳定性,还遮挡视线,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一旦出事故,骑车人极易被遮阳伞刺伤眼睛等部位。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市民不要在车上加装遮阳伞。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对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载物的高度、宽度和长度都有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安装遮阳伞的电动车都违反了这一规定。
【走访】
不少电动车安装遮阳伞 市民担忧被刺到
近日,记者走访福州晋安区长乐中路、桂湖路,鼓楼区鼓西路以及仓山区凤冈路等地发现,不少电动车加装了遮阳装置。
记者观察到,市民安装的电动车遮阳伞款式、大小不一。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为由一根杆子固定在电动车上的遮阳伞,另一种为前后与车相连接的遮阳伞。这些电动车遮阳伞内部以金属骨架支撑,遮阳伞上还带有尖锐的棱角。
29日中午,记者来到晋安区桂湖路,不到5分钟便看到了十几辆加装遮阳装置的电动车。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现在的夏天越来越热,特别是中午出门,太容易晒伤了。安装遮阳伞以后,既可以挡雨又可以防晒。”
在安装遮阳伞的电动车大军之中,外卖小哥占了不少比例。在鼓楼区鼓西路上,记者看到一名外卖小哥骑着安装了遮阳伞的电动车飞驰而过;在仓山区凤冈路的一家商店门口,一辆带“外卖箱”的电动车也安装着遮阳伞。
而对于电动车安装遮阳伞,不少行人表示担忧。市民郑先生告诉记者,这些加装遮阳伞的电动车体积大,车速一快便摇晃得厉害,路过的行人都得远远地避让,保持安全距离,以防被遮阳伞刺伤。“如果遇上下雨天或者更加恶劣的天气,这些电动车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记者走访鼓楼区一些电动车专卖店,发现大部分专卖店都不售卖电动车遮阳伞。那么,电动车上的遮阳伞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市民林女士说,她是在网购平台上花50元买的。随后,记者在购物平台上搜索,发现电动车遮阳产品售价从几十元到百元不等。其中,淘宝上一家店铺的遮阳装置最高月销量达到2万多。
【部门提醒】
遮阳伞安全隐患大
一旦出事故或造成二次伤害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1条对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载物有明确规定,即高度距地面不能超过1.5米,宽度左右不得超出车把0.15米,长度前端不得超出车轮,后端不得超出车身0.3米。一般情况下,安装遮阳伞的电动车都违反了这一规定。
据福州交警部门介绍,安装电动车遮阳伞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首先,遮阳伞增大了电动车的行驶阻力,影响行车稳定性,容易发生事故。遮阳伞撑起后,一旦出事故,也极容易对骑车人造成二次伤害,如刺伤眼睛等部位。
其次,遇到道路湿滑、刮风下雨等情况,遮阳伞的重心不稳易导致翻车。
最后,许多遮阳伞让驾驶员的视线受限,增加了行车人的视野盲区,不利于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观察路况,紧急避险。
电动车加装遮阳伞,违反了相关法规,行为人会受到相应的警告与罚款。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予以警告、200元以下罚款,交通警察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立即拆除违法装置。
福州交警提醒,加装遮阳伞,犹如给安全加把“刀”,请广大市民不要为了提高“防晒防雨指数”,而降低了“安全文明系数”,已经安装遮阳伞的车主,应自觉拆除,以降低自身的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