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马俊杰
刘锦涵 文/图
我省沿海水域布设有许多海洋观测浮标,这些观测浮标及其所采集的各类数据,为海洋资源开发以及海洋预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服务于海洋生产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系建设“海上福建”不可或缺的一环。
有这么一群人,在高温天气顶着烈日的暴晒,承受着海面作业的风险,在大海中守护着海洋数据采集的准确与及时,他们便是海洋观测浮标运维人员。
近日,海都记者跟随海洋观测浮标运维人员,乘坐小船出海,感受观测浮标运维工作的辛苦与不易。
小浮标有大作用
6月29日上午,微风,艳阳高照,阳光直射下体感接近40℃。
在福州市连江县坑园镇下屿村码头,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派出的海洋观测浮标运维人员,正准备出海,当天,他们要对“榕海Ⅵ号”海洋观测浮标进行例行检查、维护。
随船一同出海的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浮标运维人员朱程枫向记者介绍,“榕海Ⅵ号”海洋观测浮标是福州市建设的离岸最近的观测浮标,位于罗源湾口附近海域,行船约30分钟。“在福州市海域这样的海洋观测浮标有7个,位于长乐海域的榕海Ⅲ号浮标,即便在风平浪静时也要行船一个半小时才能到。”朱程枫说。
“我们进行海洋预报时,浮标所提供的数据是重要的参考,所以对浮标检查、维护很重要。尤其是夏季,要增加作业频次,确保浮标数据采集传输正常。”朱程枫说。
20多分钟后,小船靠近海中漂浮的一个黄色圆底小塔,这就是海洋观测浮标。记者跟随运维人员登上了浮标,随即就感受到在浮标上找平衡属实不容易。“今天无风无浪,算是好天气,有时起大浪,那才是站不稳。”海洋浮标运维人员郭启鹏说。
观测数据的守护人
今年五十来岁的郭启鹏告诉记者,他干这一行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有些新人上船后就腿发抖,更别说上浮标工作。
对于海洋浮标运维人员而言,夏天是最忙也是最辛苦的季节。郭启鹏说:“冬天冷了还能穿衣服,夏天热了是真没办法。有时候天又热,故障又一下子排查不出来,那才是真的难受。”
同郭启鹏一样,年轻的搭档付健帆在工作服外套了件防晒衣,防晒衣外还有救生衣。他将观测设备从浮标内取出,用小铲子去掉附着物,又将其重新防护好,并连上电脑检测数据。豆大的汗珠不断从他黝黑的额头上滑落,却丝毫不影响他手中的动作和专注度。
付健帆告诉记者:“夏天水温高,有时容易有赤潮等海洋灾害发生,海中生物容易附着在设备上,这就要求对浮标的检查要比其他季节频繁一些,有时台风过后,如果浮标损坏了,我们还要及时出海维修。”
烈日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工作,郭启鹏与付健帆完成了对“榕海Ⅵ号”海洋观测浮标的运维。
“今天很顺利,如果浮标上设备出故障了,一天好几个小时待在浮标上,那才是从早晒到晚。”朱程枫打趣地说,“如果海洋观测浮标是个需要照顾的孩子,那么运维人员就是名副其实的‘男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