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中国福建微信公众号
日前,《福建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泛在连接、高速智能、天地一体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技术先进、模式创新、服务高效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我省每万人拥有5G基站30个,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98Tbps,高性能计算峰值算力超300PFLOPS(每秒一千万亿次运算),打造数据中心网络“城区1ms、中心城市间5ms”超低时延圈,力争融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
《行动计划》包括总体要求、加速布局信息基础设施、稳步发展融合基础设施、适度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保障措施等五个部分,共十大行动、31项主要任务。
加速布局信息基础设施:
到2025年,我省5G用户普及率70%
《行动计划》在加速布局信息基础设施部分,提出实施泛在网络建设提升行动、物联网深度覆盖行动、算力网络统筹布局行动、新技术基础设施夯实行动、数字政府改革深化行动等五大行动、15项任务。
具体包括千兆光网、5G网络、广播电视融合网络、卫星互联网;物联感知网络、工业互联网网络;大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大数据、安全等新技术基础设施;数字政府“1131”工程。
其中,5G网络是福建“新基建”的重中之重。《行动计划》提出,福建规划高质量建设5G网络,到2025年建成5G基站12万个,5G用户普及率70%;加快5G网络在中心城区、交通枢纽、产业园区、商务楼宇、医院、学校、文体场馆、旅游景点等重点场所深度覆盖和乡村区域延伸覆盖,推进高铁、高速公路、地铁、桥隧等交通干线重点区域5G网络沿线覆盖。
在算力方面,福建重点依托数字福建(长乐、安溪)产业园打造数据中心集群,规模化、集约化建设存算一体的新型数据中心;支持福州打造海丝大数据中心,争取国家行业大数据中心区域分中心在我省布局。加快建设厦门数字工业计算中心、泉州先进计算中心等,扩展升级省超算中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福州)、厦门鲲鹏超算中心等。到2025年,全省算力达到8EFLOPS(每秒百亿亿次运算)以上。
稳步发展融合基础设施: 开展“5G+车联网”应用
《行动计划》在稳步发展融合基础设施部分,提出实施产业基础设施数字化提升行动、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行动、公共服务设施信息化建设行动等三大行动、13项任务。具体包括实施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数字服务业、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水利、智慧海洋、智慧生态环境、数字乡村、新型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数字文化等工程。
其中,在智慧交通工程方面,建设省交通运行监测中心。推动主要城市道路、公路、水路重点路段、航段和枢纽等重要节点的交通感知网络覆盖。在福泉高速、福州马尾区、滨海新城、莆田湄洲岛、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地开展“5G+车联网”应用。在福州、厦门等主要沿海港口打造智慧示范港口。
在智慧海洋工程方面,建设省海洋与渔业数据中心,打造覆盖台湾海峡的“空天地海”立体观测体系。加快建设海洋卫星通信网,推进“宽带入海”工程,实现大中型海洋渔船宽带卫星终端应装尽装。拓展海洋智慧旅游、智能养殖、智能船舶等应用服务,支持福州、宁德、漳州等地开展“5G+智慧海洋”示范应用。
在智慧医疗工程方面,构建全省“三医一张网”,建设完善卫健、医保、药监、民政等部门省级信息平台,加快医疗健康数据汇聚共享。持续推进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参保数据库,推进医保全流程数字化服务。鼓励建设家庭医生云平台。到2025年,打造30个以上“三医”协同监管应用场景。
适度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推动国家级创新平台在我省布局建设
《行动计划》在适度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部分,提出实施创新平台培育提升行动、产业集群支撑平台建设行动等两大行动、3项任务。具体包括国家级创新平台,省创新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
加快推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在我省布局建设,争创能源、海洋等领域国家实验室福建基地,重点推进战略前沿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发。在生态、海洋等我省优势特色领域,谋划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力争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
完善创新平台体系。推进光电信息、能源材料、化学工程、生物制品、集成电路等省创新实验室建设,加快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优化提升,打造资源聚集、布局优化、梯次发展的创新平台体系。加快中国机械总院海西分院、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等平台建设。
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建设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智能网联(车联网V2X)产学研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