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谈天说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一朵莲花千片瓣

千瓣莲福州限量盛开;温馨提醒,文明赏花,可别采摘哦

千瓣“并蒂莲”

N海都记者 罗丹凌

毛朝青 文/图

说到花瓣较多的花,大家会想起什么?是牡丹、菊花,还是大丽花……

时下,在福州金山公园,有2000多片花瓣的千瓣莲迎来盛花期,这是盛夏里难得的美景,仅在公园内“限量上映”。今天的《每周花事》,让我们为你揭开千瓣莲的神秘面纱。

一朵花2927片花瓣

3名工作人员数了一天

福州金山公园的千瓣莲,共发现有7朵。其中的2朵分布于主入口的荷花缸中,另外5朵则生长在公园内雁行芳洲处的荷花池里。

炎炎夏日,千瓣莲不惧骄阳,肆意生长。记者看到,千瓣莲外观呈“桃心”形,花瓣外瓣较大,呈粉白色,内瓣逐渐缩小,呈紫红色。层层叠叠,模样极其华贵富丽。

有意思的是,这些千瓣莲还是“并蒂莲”。据工作人员介绍,千瓣莲的雄蕊全部瓣化,雌蕊花托消失,心皮全部瓣化。花瓣边开边落,常出现双花心、三花心、四花心、五花心等花态。而双花心酷似并蒂,故也被称为“并蒂莲”。7月1日,园内的第一朵千瓣莲盛开,有四个花心,实属罕见。工作人员介绍:“这朵千瓣莲落花后,我们三人本着研究的目的将其拾回,数了一天,发现它共有2927片花瓣。”

这些千瓣莲是在2013年引入公园的,属于大株形,花柄高80cm左右。在福州,千瓣莲的盛花期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除了金山公园外,福州左海公园也有少量千瓣莲,等待细心的你,去发现它的美。

花蕊瓣化无莲子

将通过无性繁殖方式扩繁

千瓣莲也称“千叶莲”“菩萨华”“佛座”,系佛教圣物,在我国晋、隋时期已出现,距今至少1500年。1980年,我国植物专家在收集荷花品种时,于湖北省当阳玉泉寺发现了千瓣莲。

金山公园管理处技术人员吴国栋说,千瓣莲的雄雌蕊完全瓣化,因此没有莲子。明年,金山公园打算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对千瓣莲进行扩繁,让市民能够在金山公园的更多区域看见迷人的千瓣莲。

北宋文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记者从金山公园管理处获悉,近期荷花池中花开正艳,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但部分游客却成了“采花大盗”,随意采摘、破坏美景,希望市民自觉文明游园、文明赏花,做到“远观”而不“亵玩”。

□科普一下

荷叶上的“小山包”

是它不沾湿的秘密

在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象征。其实,荷花的洁净美丽离不开荷叶的守护。

人们将不沾湿、自清洁这两种特性统称为“荷叶效应”。

为什么荷叶有这样的特性呢?当我们用肉眼观察荷叶时,只觉得它平平无奇。但当科学家们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聚焦于荷叶时,发现荷叶表面其实“崎岖”又特殊——它遍布着半球形的“小山包”。科学家把这些“小山包”一样的突起称为乳突,它的高度大约为5微米。进一步放大观察,可以发现“小山包”乳突上面还长着更小的乳突,这些更小的乳突的高度约为200纳米(1毫米=1000000纳米),呈棒状,聚在一起像珊瑚一样。这样的结构被称为微纳复合结构。

此外,荷叶在表面还会分泌一层生物蜡质,可以用来抵御外界的侵害。水的最小直径为1~2毫米,当水到达荷叶表面的时候,就被表面的微纳复合结构和结构间的空气托起,以水珠的形态滚来滚去。在滚动的过程中,水珠又会把一些脏脏的小颗粒带走,荷叶表面得以保持洁净。

“荷叶效应”正是源自这种表面微纳复合结构和生物蜡质的结合。表面不会被水浸润的特性被称为疏水性,荷叶正是一种疏水性超强的材料。(澎湃新闻)

□知多一点

荷花生日是哪一天

你知道吗?

目前正是小暑时节,虽然每日里让人汗流浃背、热得难受,但也正是荷花盛放之时,夏天和荷花,是一对好搭档。天气越是炎热,荷花开得越是靓丽,“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碧叶之间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嫣红,“红粉面,绿罗裙”,清风徐来,荷香满塘,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一丝清凉。

那么,关于荷花,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故事?

人类出现前已有荷花

荷花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被子植物的“子”是指种子,“被”有包裹的意思。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着是被子植物的一大特征。

在人类出现以前,就已经有荷花了。大约一亿零四千五百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泽覆盖。当时,气候恶劣,灾害频繁,没有动物,大部分植物被淘汰,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野生植物生长在这个贫瘠的地球上。其中,就有荷花,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

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曾发现荷花的花粉化石,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人最早种植荷花,不是为了观赏,而是为了填饱肚子,吃莲子和藕。在《周书》里就有记载:“鱼龙成则薮(sǒu,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泽竭,薮泽竭则莲藕掘”,说明3000年前古人已挖藕为食。

荷花也有专门的生日

那什么时候才变成观赏植物,搬到园池里栽植?据说,这跟西施有关。

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在他的离宫(即现在的苏州灵岩山),为讨宠妃西施欢心,专门修筑“玩花池”供她赏荷。

后来,还有了专门的“荷花生日”——农历六月廿四,在苏州地区尤为盛行。据《吴郡志》《辞源》等多部书籍记载,每年农历六月廿四,苏州百姓倾城而出,画船箫鼓,纷纷集合于苏州葑门外的荷花荡,夏季多雨,姑娘们纷纷拎着绣花鞋赤脚而归。而农历六月,也被叫做“荷月”。

南宋诗人杨万里到杭州,对荷花情有独钟。那年夏天,杨万里与好友林子方一起,晚上投宿净慈寺。

次日清晨,杨万里和林子方从净慈寺出来,走到西湖边。杨万里送走林子方后,看到湖中接天莲叶、荷花在阳光下盛放,有感而发吟出那首著名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和莲花傻傻分不清?

很多人分不清荷花和莲花,其实两者是同一种植物,莲花就是荷花。但要注意,荷花≠睡莲。

荷花是莲科莲属,花和叶都挺出水面,有的能高出水面一米以上,叫做挺水植物。

睡莲是睡莲科睡莲属,外形和荷花相似,叶片和部分花朵漂浮在水面上,或者抬离水面一点点而贴近水面,叫做浮水植物。

荷花还有这些名字

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还给荷花的各部分都取了专名:叶柄为“茄(jiā)”,叶片为“蕸(xiá)”,莲鞭为“蔤(mì)”,花苞为“菡萏(hàn dàn)”,果实为“莲”,根为“藕”,莲子为“菂(dì)”,莲芯为“薏”。

荷花的两个著名古称“芙蕖”和“芙蓉”,都十分贴切,“芙”本为“扶”,意为挺立,形容它的姿态。“蕖”本为“渠”,意为宽大,说的是荷叶;“蓉”本为“容”,指的是它碗状容器一般的花形。

(综合都市快报、钱江晚报)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