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罗丹凌 见习记者 周婉怡 林雅璇 文/图
盛夏的榕城,有一种美,叫作“萤光飞舞”。
夜空寂静,只有萤火虫漫天飞舞,在草丛边、乡道上留下点点星光,忽明忽暗,像极了坠入凡尘的繁星。这时,城市里便涌现出一群“追光者”,他们从四面八方来到郊外,只愿与这些“提灯精灵”来一场浪漫的邂逅。
7月14日晚,海都记者前往海拔1000米的闽侯县大湖乡雪峰茶场,追寻萤火虫的踪迹,也了解那些“追光者”的故事。
“追光者”
勾起童年记忆,忘却工作疲惫
雪峰茶场地处高山,距福州市区约一个半小时车程。
晚上7时许,城市里暑热依旧,雪峰茶场却别有洞天。当微风拂过,树叶婆娑作响,凉意阵阵袭来,让人心旷神怡。
寻找萤火虫,并不容易。在走错好几条道路后,经村民指引,记者才找到萤火虫的最佳观赏点。不少慕名而来的“追光者”早已抢占绝佳机位,他们守在“长枪短炮”前,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只为找到躲藏在芦苇丛、溪涧的“提灯精灵”。
起初,眼前是一片漆黑。不知过了多久,人群里有人轻唤:“快看,是萤火虫!”循声探去,记者看见几十只萤火虫正在黑夜里发出星星点点的光亮。
游客张女士是其中一位追光者。她说,看着萤火虫在山野间飞舞,不禁勾起她的童年回忆,收获了简单的快乐:“我家在农村,小时候经常见到萤火虫,还把它们捉到瓶子里玩。后来到了城市生活,就再也没看到了。再次看见萤火虫,感觉工作一天的疲惫都消失了。”
观赏地
我省多处可观萤,拍照非易事
“95后”男孩陈景好是一名资深风光摄影师。参加工作以后,几乎每年夏天,他都会去拍摄萤火虫。在陈景好眼中,闽侯县大湖乡雪峰茶场、宁德屏南龙潭古镇、三明大金湖、漳州南靖云水谣等处都是观赏萤火虫的好地方。
当然,拍摄萤火虫绝非易事,需要提前做足功课。陈景好说,他有一个摄影群,里面全是摄影爱好者,大家会互相分享拍摄萤火虫的好去处。确定地点后,陈景好会带上头灯、相机、脚架,做好防蚊措施,拍摄一般从傍晚持续至深夜11时。
“若想要拍到好的萤火虫照片,也要看运气。”陈景好说,有的地方现场看到的萤火虫数量很少,就只能用脚架设固定机位,同角度拍摄多张然后进行堆叠。
陈景好建议,在后期处理上,由于萤火虫畏惧强光,所以不建议用光源照亮前景,可以通过构图抓住月落时刻的光源,以高山来做景进行拍摄,后期稍微调亮前景中有萤火虫的部分。
科普
大自然的“环境指示剂”,游客勿捕捉
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家陈睿介绍,全球已知的萤火虫有2000多种,其中常见的有大端黑萤、条背萤、黄缘萤、黄胸黑翅萤,以及红胸萤等。小小的萤火虫,是大自然中不可多得的“环境指示剂”,它们需要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茂盛的植物,也喜欢在光线不是那么明亮的地方安家。
陈睿说,萤火虫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独特的生理结构——腹部的末端内充满了含磷的发光质及发光酵素,与氧气相互作用,所以腹部会发出微弱的亮光。
“从一亿年前开始,萤火虫就会发光,当时是为了吓唬天敌。”陈睿说,繁衍至今,萤火虫发光的主要作用有三个,一是求偶,二是辨认同类,三是利用闪光躲避捕食者。
陈睿说,萤火虫的寿命十分短暂,成虫只有一周至两周左右的生命。萤火虫每一次明灭的身影,都是它们生命流逝的印记。此外,由于光污染和农药污染,萤火虫如今越来越少。因此,市民一定要文明赏萤,不要捕捉萤火虫,拍照不要开闪光灯,避免大声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