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刘文辉 文/图
近日,福州遴选了首批260所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试点向社会开放,为市民提供便捷的锻炼场所。据悉,这些场地仅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对外开放,以确保不会影响学生正常使用。此外,这些场地也与教学区等实施物理区隔,以确保学生的教育环境不受干扰(相关报道详见海都报7月17日A03版)。
那么,校园体育场馆开放的情况如何?市民能够进行哪些运动项目?7月18日,海都记者走进福州市梅峰小学、仓山区金港湾实验学校等一探究竟。
在学校公众号预约即可 市民锻炼热情高
“学校体育场对外开放,对我们这样爱打篮球的人来说,是件大好事。不用再为了找球场到处跑,随时可以约上朋友一起进校打球。”在福州第三十二中学体育场地,即使在高温下,一群青少年依旧活跃。他们告诉记者,他们从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预约了时间,只需在校门口通过展示预约码便可入校,操作简单又快速。
除了打篮球外,也有不少居民在田径场上慢跑,以及打羽毛球。居民林女士来自周边小区,得知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消息后,立即进行了预约。她说:“场地设施完善,不仅方便我们锻炼,也增加了家长和孩子亲子互动的时间,真是一举多得。”
宽敞的锻炼空间、专业的健身设施,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就近健身的最好选择。在仓山区金港湾实验学校初中部,学校提供了足球场地、篮球场地和跑道。由于场地为全新设施设备,吸引了不少市民来此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在校门口醒目处摆放着一台AED除颤仪设备。据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配置由仓山区教育局提供,一旦身边发生心源性猝死紧急情况,市民可快速找到AED,进行急救。
“每天来学校里健身散步的市民多达三四十人,即使在假期,从早到晚,校园里都充满欢声笑语。”福州市象园小学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校原有的水泥操场较为老旧,借助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契机,学校积极向上争取经费,对操场进行硬件提升改造。
去年10月以来,该校加装了4个篮球架,新增两块篮球场地,并将水泥跑道换成塑胶跑道,让学生、家长和市民都很满意。后续,学校还会定时对场地进行维护维修,确保对外场地开放使用。
安保措施既保障学校安全
也方便市民锻炼
开放入园,安全第一。为了让居民有更好的运动体验,学校对入校健身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记者在梅峰小学校门口看到,原校门右侧的围墙被改造成了专为市民开放的通道,通道上还设立了一个宣传栏,上面张贴着学校体育场对外开放管理办法、校园场地预约流程等公告。进入门口,安装了带有人脸识别的安检系统,市民、游客需在“鼓楼幸福通”小程序内预约,在预约时间内前往学校,经闸机人脸识别或身份核验后方可进入校园体育场地。
记者了解到,该学校体育场地均由福州润楼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管理。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有一套对外开放的管理办法,场地内有监督员和安保两名人员值班。监督员对于场内吸烟喝酒、乱丢杂物、私闯禁地等情况进行劝阻。保安则要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并加强安全巡逻。我们也希望进入场地的居民要遵守管理制度,自觉爱护场地设施。”
而为了给市民更好地提供健身场所,也希望最大限度保障学校的安全,他们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田径场和教学楼原本是相连的,我们特意在场内增设了推拉闸门、防盗门以及防盗网,并制作提示牌放在非活动区域前,警示市民们不要跨越,来做到场地和教学楼隔离。还在场地内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保证开放区域无死角监控。”
从今年2月份开放场地以来,该学校体育场地辐射到了周边的不少健身爱好者,而上述负责人也表示:“现在白天温度高,市民一般都是傍晚过来,我们计划配合夏令时,将开放时间从6点延长到8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