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逸之
梁展豪 余盈吟 文/图
为了让老人能够在家门口吃上放心的饭菜,福州各区陆续引进长者食堂。随着这项服务逐渐铺开,“银发餐桌”上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近日,有市民向智慧海都平台报料称,福州部分长者食堂存在挂牌未营业、现场饭菜冰冷不好吃等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及时改善。
去年9月挂牌 至今尚未启用
18日上午11时30分,记者来到位于仓山区上渡街道的滨洲社区长者食堂。场地入口处左边墙壁上挂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长者食堂”的牌匾,透过关闭的玻璃门可以看到屋内大厅摆放着几张桌椅以及一个餐具柜。
家住食堂旁边的一位依姆告诉记者,此处场地本是老年活动室,老人多聚集在这里聊天、打牌。去年9月初,活动室挂上了长者食堂的牌匾,但到目前为止,没有经营过食堂业务。“我觉得挺可惜的,如果能运转起来,大家吃饭将方便不少。”
而后,记者联系了该长者食堂的站长郑女士。郑女士告诉记者,受场地面积限制,此处仅为食堂站点,不提供现场烹煮服务,如果老人有需求,可以提前预订,满足送餐最低人数后,中心食堂会将饭菜送至滨洲社区长者食堂。如果人数太少,老人需要自行前往上渡街道孝心长者食堂用餐。
记者随后联系了上渡街道网格经理黄女士。黄女士告诉记者,上渡街道长者食堂的经营方式为“一个中心、多个站点”,面积较小的站点不设置厨房,而是采用“预订送餐”的方法经营。滨洲社区长者食堂的送餐起订人数为20人,然而迄今为止基本没有老人订餐。
食堂选址二楼 老人走动不便
紧接着,记者来到位于台江区的天华社区长者食堂,在所属楼栋的一楼看到“食堂于本座二楼”的提示牌,根据提示走了约30级台阶,才到达食堂门口。
当时,食堂内仅有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几个月的用餐人数有所减少,“开业后的一段时间,每天有近二十位老人来用餐,现在每天最多十个人”。
该工作人员称,由于食堂所处的位置为商业区,附近社区住户少且零散,因此该食堂客流量较不稳定,“我们也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家知道这里有个食堂”。
住在食堂附近的居民程依伯告诉记者,该食堂入口处较为隐蔽,又设置在没有电梯的二楼,“我们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去食堂的楼梯又高又多,只为吃个饭要这么累,不是很划算”。
饭菜统一配送 到手已经凉掉
昨日中午12时许,记者来到鼓楼区的凤湖长者食堂·学堂。
记者采访食堂内正在攀谈的老人以及周边年长的居民,几位依姆表示,食堂饭菜美味、地理位置好,但也存在不足。
“食堂饭菜为统一配送,我们拿到手上时,基本上已经凉了。”一位依姆说,食堂工作人员在11点左右就通知订餐的人过来领餐,如果迟点过来领,饭菜很容易冷掉,对老人家的肠胃不好。
“现在食堂要求提前一天预订、第二天才能领餐,这对临时来吃的老人也不方便。”依姆有点遗憾,“也许食堂可以向更多人开放,然后改善餐点品质,这样才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