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8版:今日关注 上一版   

“危险面前,他总是义无反顾!”

蔡文救人牺牲的壮举引发热议,记者走访蔡文的亲友与同事,还原英雄壮举背后不为人知的善言善行

▲暗室中,妻子陈钦不时点亮电脑中丈夫的“笑影”

▲蔡文的工位上挂着一个鲜艳的平安结

蔡文生前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福州41岁工程师勇跳窨井救2人后牺牲”追踪

N海都记者 林涓 李玲燕 郭浩奇 俞兴鑫 见习记者 林雅璇 周婉怡 实习生 林婧 文/图

接娃途中跳入污水井,救起两个人后,他却没有上来……19日,海都报报道了福州马尾区41岁工程师蔡文见义勇为救人牺牲的壮举(详见本报昨日A06版)。

蔡文离世后,一家老小陷入巨大悲痛中。昨日一早,蔡文年近七旬的母亲悲伤过度突然晕倒,送往马尾医院抢救室抢救,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

记者了解到,马尾区委区政府第一时间对蔡文家属开展慰问帮扶关爱行动,7月19日,追授蔡文同志为“马尾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此外,记者从福州市公安局马尾区分局了解到,下一步将为蔡文申报市级、省级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19日,记者走访蔡文的亲友与同事,还原英雄壮举背后不为人知的善言善行。

“哪怕在急难险重面前,他也总是笑脸相迎”

蔡文的工位上挂着一个鲜艳的平安结,寓意一生如意,岁岁平安。

这是一个严格按照公司“标准定位图”整理的工位,干净整洁,一丝不苟。工位的主人本应该在18日晚上值了小夜班后,19日白天还要忙着给好多项目定检:保温炉炉门升降缸检查保养、熔炼炉排烟风机检查保养……桌上的日历像往常一样展开,只是它不知道,那个会每天看它一眼的人,将生命定格在了7月14日。

秋霞姐的工位就在蔡文旁边,两人成为同事已经13年。周一上班看到蔡文的位置上空荡荡的,秋霞姐感觉很不真实。她每天早晨来办公室都会看到,蔡文已经坐在工位上准备一天的工作。他会和善地跟自己打个招呼,马上又奔往一线。到了傍晚,他又总比别人晚下班,于是秋霞姐每天只能在早晚两个时间段看到他停留的背影。

“我在周五晚上11点多得知他在医院抢救的消息,”秋霞姐有些哽咽,“过了两小时,又看到消息说,他离开了。”回忆起那天晚上,秋霞姐说自己辗转反侧,大脑一片空白。这样一个低调、勤奋、热心肠的好同事、“好战友”,当天下午还在和自己打电话说着工作交接的事,怎么好端端的在晚上就离开了呢?她反复地念叨着“不敢相信,不敢相信”。

蔡文牺牲的消息传来的那个瞬间,同事林欣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想法是:这就是蔡文。

“危险面前,他总是义无反顾!”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蔡文长期处于高压高危环境之中,常常冲在应急抢险的前线。在林欣印象中,哪怕在急难险重面前,他也总是笑脸相迎。“他从来不会拒绝,在他眼里,只要找他就一定是需要他,他就会尽力去解决问题,绝不会推诿。”

制造行业在生产中有很多密闭空间。蔡文原来负责过一级动火作业(关于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设备中有几十吨的易燃杂质油,而他常常要进入其中维修检测。可以说,蔡文是在一个非常严格、高标准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作为国家级的安全标准化的企业,中铝瑞闽集团也开展了大量安全专业性培训。“他绝对具备对风险的辨识度。他义无反顾,却不是无知无畏。他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林欣说。

林欣说,集团就是蔡文的“娘家人”,公司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替蔡文完成他本该在家里需要做的事。“我们会通过组织上的关怀以及兄弟情谊般的温暖,和蔡文家人做好长期的共建。”

“有人需要帮助时,

他总是义无反顾伸出援手”

黄基彬既是蔡文的同事,也是他的校友。黄基彬告诉记者,蔡文学长2007年毕业于集美大学,他2012年毕业,他是在工作之后才认识蔡文的,并在工作中成为搭档。“在成为搭档的这7年时间里,我心里已经把他当成了我的兄长。他是一个非常热心肠的人,而且他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很强,有事找他帮忙,他都是随叫随到。”

“合作多年,一起加班、一起熬夜的经历仍历历在目。”黄基彬说,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16年的一天,他们所负责的设备卷取机出现温度高报警,黄基彬当时查了相关参数未找到问题,怀疑可能是电机冷却系统出现问题,便立马联系蔡文。“当时已凌晨2点多,他接到电话后不到15分钟便赶到现场协助排查处理并顺利解决。”

黄基彬回忆起和蔡文相处的点滴,有些哽咽地说道,“我记得在我结婚的时候,他到我家里送上祝福;在我父亲去世时,他也到我家里进行安慰。他的小女儿和我女儿年龄差不多,下半年就要一起上幼儿园了,前段时间还在为他女儿摇号摇上高兴,还想着以后会不会分在同一个班级。我还和蔡文约定好一起带家人回集美母校看看,到龙舟池走走,逛逛集美学村,可惜现在再也实现不了了。”

“蔡文是一位会为他们着想的同学,当集体需要他时,他便会站出来。”蔡文大学时期的辅导员黄静老师告诉记者,蔡文是集美大学2007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他在大一时候担任班级一学年的副班长,到了大三的时候,当大多数的学生忙于毕业事宜纷纷卸任时,而蔡文又站了出来,主动担任了班级的组织委员。

邱黎升是蔡文大学时期的舍友,在他的印象里,蔡文从大学时期就是一个十分自律、学习认真勤奋的人。“我记得大概是大二的时候,学校便取消了晚自习课程,但蔡文依旧保持着晚自习的习惯。”

同时,蔡文还是宿舍成员心目中的“卫生标杆员”,在宿舍里可以一眼认出蔡文的床。邱黎升分享道,宿舍里大多数的床都颇有个性,只有蔡文的床十分整洁,被子叠得整齐,床单铺得平整。

“和蔡文交谈,就会感受到他身上满满的正能量。”邱黎升一边叹息一边哽咽地说道,蔡文就像雷锋,有人需要帮助时,他总是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

“他虽然不在了,

但家里处处都是他的影子”

19日,记者再次来到蔡文家中,见到了蔡文的妻子陈钦,身穿白色麻衣,面容憔悴。

陈钦回忆,事发当天,10岁的女儿因为父亲没来接,便自己回家,到楼下的时候,是邻里的阿姨告知,才知道父亲出了事,陈钦也是从女儿的电话里得知噩耗的。而事发前,她和丈夫还打了一通视频电话,“刚刚还在视频,怎么一下子就出事了?”等陈钦到达医院时,蔡文已不幸离世,那通视频电话,成了夫妻二人的最后一面。

在陈钦眼里,丈夫是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对工作上心的人,对家人亦是十分爱护。“我们结婚有12年之久,虽然婚后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年在外,较少在家,但我却很放心,因为有他在。”“他虽然不在了,但是家里处处都是他的影子。”陈钦指着自己正坐着的木板凳说道,原来,家中桌椅都是蔡文亲手做的。“家里条件不好,他动手能力又强,所以很多能自己做的东西他都会自己去做,就连女儿的婴儿床,也都是他去修的。”

陈钦说,自己和丈夫很少谈未来的计划,因为和他生活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幸福,都已让她珍贵不已,只要是他,日子就是好的。家里的顶梁柱离开后,家中的重担便落在了妻子陈钦身上——照顾疾病缠身的七旬父母以及两个还年幼的女儿。对于陈钦来说,比起未来,当下更为重要,她也希望自己能够从平潭调回马尾,“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变得更坚强,把老人小孩照顾好。”

□海都网友声音

陈橙子:惋惜,愿英雄在天堂安好。

昨日重现:看得眼泪都掉下来了,祝愿英雄一路走好。

雪玲儿:希望原单位和相关部门能够照顾好他的家人们,并给予一定的补助安排。

夏雨荷:他帮了别人,希望政府和大家也来帮帮他家人!

野野:舍己救人,而且是救下两条人命,这种义举,堪比战功!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