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罗丹凌
盛夏时节,蛙鸣阵阵,蝉吟声声,荷花渐开……
在福州多个公园里,你都可以欣赏到荷花之美,荷花又名莲花,它们姿态不一,色彩鲜艳。除了极佳的观赏价值外,莲浑身都是宝。今天的《每周花事》,让我们共同探寻莲之妙用。
莲子生吃
又脆又甜
夏荷竞相绽放,福州市面上也开始售卖“夏天的味道”——莲蓬。在永辉超市,150g莲蓬(1至3朵)售价为8.28元;朴朴超市也售有鲜莲蓬,产自江西省九江市、湖北省荆州市等地。
新鲜莲蓬,可以像吃水果般生吃。剥开莲蓬的绿色“外衣”,将莲子整颗放进嘴里,甜甜的,脆脆的,还带着荷塘的清香,让人不禁回忆起小时候语文课本中,辛弃疾的那首诗《清平乐·村居》中所写的:“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生吃莲蓬,亦要懂得挑选。鲜嫩的自然可口,老莲蓬的莲子则略显苦涩。园林专家说,挑莲蓬有两招:一是用手捏,新鲜莲蓬的莲子通常较硬,老莲蓬反之;二是看颜色,嫩绿或鲜绿的最好,放久或太老的莲蓬,颜色就慢慢变紫。
“除了生吃,莲子还可以用来煮粥,或和猪心放一起煲汤。”园林专家说,甘甜微苦的莲子和炎炎夏日很是搭配。
莲蓬杯垫
茶席好物
吃完莲子,莲蓬皮别着急丢,它们有着圆圆的“绿脸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圆洞,是天然的茶杯垫。
福州金山公园的技术人员给记者演示了“莲蓬杯垫”的做法。首先,准备一个完整的莲蓬和一把剪刀,用剪刀剪开莲蓬下半的圆锥部分,使其和莲蓬面分开。其次,将莲子一个个小心取出,再用剪刀修剪莲蓬多余的外皮与纤维,一个雅致的“莲蓬杯垫”便初具雏形。
“将‘莲蓬杯垫’晒干,还能长久保存,颜色也会从翠绿慢慢变为棕褐色,颇具年代感。”上述技术人员说,自然风干的话,莲蓬容易翘起来,可以用不太厚的书压一压。
莲蓬风干后,就变成了茶席好物。摆上茶桌,沏一壶鲜爽的绿茶,在炎热的苦夏中寻觅一丝安逸。若你不喜欢喝茶,还可以将它作为书签。总之,发挥你的想象力,将它物尽其用。
荷叶为杯
畅饮美酒
说完莲蓬,荷叶也是夏日的天然“玩具”,竟能变为天然花洒。此外,古人还会用荷叶当酒杯。
园林专家说,圆圆的荷叶中间微微凹下去,正中心有一个圆形的孔洞。这个圆孔,相当于荷花的呼吸器官,叫“叶鼻”。“叶鼻”上有很小的通气孔,肉眼看不见,和叶柄相连。叶柄是中空的,有很多孔道,像把很多根吸管捆在一起。
据唐代诗人、小说家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唐时的文人雅士间十分流行以荷叶作酒杯,他们把荷叶连着长梗折下,用簪子刺破“叶鼻”处,让荷叶和叶柄连通,酒倒在荷叶上,嘴巴含住叶柄下端,美酒就会顺着叶柄流到嘴里,酒香混合着荷叶清香,清凉消夏。这种酒杯也被称为“碧筒杯”。
□知多一点
这么美的“吸管杯”
你喝过吗?
N央视 大众日报
今天的人们,在喝饮料时常常会用到吸管。其实古人早已熟练使用吸管,并且更加富有智慧和诗意。
吸杯在唐代就已出现。顾名思义,“吸杯”就是带吸管的杯子。唐朝流行用荷叶做成的“碧筒杯”饮酒,中空的叶柄就好似如今的吸管。
不过,荷叶不能常有,于是演变出了各种类似的器具。比如,清光绪款粉彩花卉形秋操吸杯,就是由“碧筒杯”演变而来。粉色渐变杯身,片片花瓣立体逼真,搭配嫩绿色的花茎,仿佛将一朵即将绽放的荷花捧在手中。花茎既做杯子的把手,还是直通杯底的吸管。一壶冰镇过的佳酿倒入杯中,通过荷花梗吸管吸上一大口,清凉瞬间沁透心脾。
这种精美的花形吸杯,虽然外表出众却并不高冷,并非藏在“深闺人未识”,许多人在全国各地不同博物馆,都曾一睹它的芳容,比如湖北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安徽博物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等都有收藏,是个名副其实的“网红”。
其实,看它的名字“粉彩花卉形秋操杯”就已露出端倪。粉彩瓷创烧于清康熙年间,是一种色调丰富、色彩柔和的釉上彩绘装饰,发展到光绪时期,技术已十分成熟,可以大量烧制。
秋操则是指清光绪年间的几次秋季练兵。“秋操杯”就是为秋季练兵特别制作的纪念品,所以它存世量颇大,这也是在那么多博物馆都能看到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