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打造世遗盛宴 赓续古城文脉

迎申遗成功两周年,2023年泉州世界遗产日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泉州“古厝新声”新试点活动将持续上演,近80项活动,更增添古城魅力

小朋友在庙会上表演

城南庙会活动

活动宣传海报

N海都记者

柳小玲 文/图

今年,是泉州申遗成功两周年。7月20日,2023年泉州世界遗产日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泉州“古厝新声”新试点活动新闻发布会顺利举行。会上,泉州有关部门依次介绍泉州申遗成功以来世界遗产保护利用的典型做法、成效,及发布今年泉州世界遗产日系列活动情况等,促进更好地保护传承、赓续文脉、创新发展。

对话世遗城市 评选世遗榜单

泉州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市文物局局长吕秀家向记者介绍道,泉州将开展丝路对话联动活动,与马六甲、澳门、西安等世界遗产地城市联动,进行城市对话,举办《福船的故事:从泉州驶向马六甲》展览、丝路遗珍——汉唐宋元瓦当展等遗产联展,交流互鉴。市县全域联动,主会场举办“世界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文创市集、考古成果展及研究成果发布等16项活动,各县市区同步举办60多项活动。

此外,启动世遗榜单征集评选,包括世遗故事、世遗人物、世遗礼物、世遗歌曲、世遗听觉、世遗路线等六大榜单,并举办古建音乐季、世界遗产打卡等。

启动“古厝新声”项目 传承闽南传统民居技艺

而为响应《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下一个50年”主题“遗产成为韧性、人文与创新的源泉”,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开展世界遗产可持续生计活动新试点,启动“古厝新声”项目,选取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为试点活动重点,在2023年—2024年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共同开展非遗技艺传承、跨文化交流、青少年遗产教育三大类6个子项目。

其中,将开展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基础调查,举办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老工匠营造技艺比赛,选择燕尾脊砌筑技艺、砖雕、大木作斗栱、剪粘(堆剪)四种工种,通过现场实操的比赛方式,发掘优秀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让古建筑老艺人和新匠人各展风采。编制闽南传统民居营造和修缮指南手册。同时,编撰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系列读物,通过互动在线学习的方式,为9~16岁的青少年普及泉州世界遗产的价值。

推古建音乐季 让古城活起来

22个遗产点里,古建筑是重要载体,泉州世遗两周年之际,泉州由此萌生了“古建+音乐”的命题,通过音乐与古建筑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体验,让古城活起来,让观众沉浸于古建筑的历史氛围之中。

为此,7月22日至30日,泉州特别推出世遗两周年特别活动“世遗就在咱厝边——2023古建音乐季”。泉州文旅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庭坚先生在会上介绍道,此次活动是以“保护遗产,赋能文旅”为主题,通过艺术介入、音乐表演、公众艺教等多种文化形式,以古建空间为舞台进行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文旅融合演绎。在此期间,邀请来自北京、上海、成都、厦门等全国20多组艺人,一周内为泉州带来2场主演出单元,即泉州府文庙开幕演绎、洛阳桥独角诗剧目,另外,10场公共艺术单元、1场城市漫游、1场天台开放麦、2场大师班、5个工作坊,还有连续1周的音乐、生活短片、电影展映。

“届时,格莱美音乐大奖获得者、2022—2023影响世界华人大奖获得者、享誉世界的琵琶演奏家、教育家吴蛮老师,将联袂泉州本地南音团体点水南乐,在泉州府文庙开展艺术演绎;中国煤矿文工团话剧团副团长、负责人,国家二级演员阿木古郎将在洛阳桥带来世遗泉州主题的独角诗剧目首秀。”吴庭坚进一步介绍道,除了遗产点,活动还遍及泉州古城的各个角落。

欣赏“声音里的世遗”

复原《山家清供》菜品

鲤城区作为泉州世界遗产的核心区,为融入“古厝新声”活动大盘,将以“声音里的世遗”为主题拉开庆祝活动序幕。记者获悉,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有机融合、用AI等科技手段赋能,让市民欣赏到好听好看又高级的文化盛宴。

该活动将于7月21日启动,拓展延伸到8至9月,从东西南北中,覆盖整个古城,至本月底,举办包括城南庙会活动、全国大学生旅游设计大赛和首届少儿闽南语歌曲(歌谣)创作大赛、非遗新生街舞快闪、“鲤XIANG推介官”讲解竞赛、AI古城漫游、AI绘画机打卡古城游、街头艺人音乐达人秀等内容丰富的文旅活动。

“石狮将继续打响‘宋元海丝宴’品牌,进一步策划‘宋元海丝宴’系列活动,赋能石狮美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国内著名美食旅游目的地。”石狮市副市长介绍道。石狮将启动《山家清供》104道全系列菜品复原系统工程,这是目前中国饮食文化典籍复原行动中最具系统性、创新性、代表性的一项人文美食复原行动。同时,以“宋元海丝宴”为主打,将传统文化与餐饮运营相结合,建设体验式、沉浸式文化主题示范餐厅。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