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台风“杜苏芮”来势汹汹,泉州、厦门各部门闻“风”而动,严阵以待,积极做好防御。泉州海事防台响应提至最高级别;丰泽区607艘渔船全部在港避风;国网泉州供电公司24小时不间断监视,保障全市居民用电安全稳定;洛江区农水局指导农户做好夏收粮食抢收,目前已全部完成。而厦门园林部门则对树木进行专业化修剪,防树倒伤人。
厦门给树“剃头”
预防树刮倒伤人
海都讯(记者 吕春荣 俞志村) 因与“莫兰蒂”在路径上有相似之处,今次强台风“杜苏芮”引发厦门高度关注,各界严阵以待,早早开启“防台风模式”。
为避免台风把树刮倒伤人,记者从厦门园林部门了解到,此前,他们已对全市的树木展开全面地毯式摸排,抢抓时间,重点排查出一些抗风性较弱的树木或枝干承重力不足的植株,对其重点“关照”,并按照省里出台的相关标准,进行专业化的修剪,以此加强抗风性。
加固玻璃,成厦门市民备战台风“杜苏芮”的重要一环。记者走访厦门岛内多地,许多市民、商户早早加固玻璃,或用木板、沙袋加固玻璃,或用胶带在玻璃上贴成“米”字形、填充玻璃的空隙处、使用硬物支撑等进行保护。
厦门电力部门加大电网设备隐患排查;海事部门提前对重点船舶进行拉网式排查。在鼓浪屿等景区,公安民警出动无人机在码头通过空中喊话疏导游客和提醒。
28艘船舶应急防台风
海都讯(记者 杨江参 通讯员 黎盼 陈珠霞)泉州海事局于7月27日8时启动防台Ⅰ级响应,严格按照“应停尽停、应撤尽撤、应关尽关”的原则,全面落实辖区客渡运船舶停航、水工项目停工、施工船人员撤离、危险品船疏港、船舶远离桥梁和重要管线等重要工作部署。
据悉,26日至今,共疏散13艘船舶离开泉州水域避风,撤离12艘船舶共81人安全上岸。合理调度12艘湄洲湾NO.1和NO.2锚地船舶进港在湄洲湾主航道两侧水域抛锚。
此外,泉州海事局合理部署辖区防台风应急力量,确保及时、有效处置辖区防台风期间的险情事故。目前辖区共有海巡艇、拖轮等应急船舶28艘,全部严阵以待。
607艘渔船全部在港避风
海都讯(记者 董加固通讯员 陈庚嘉 文/图)7月26日上午9时许,丰泽区蟳埔渔人码头全无昔日的繁忙,海风呼啸卷着热浪,44艘靠港伏休的大中型渔船倚着粗壮的缆绳“手拉手”,整齐划一地“排排坐”,在港避风。
闽丰渔00828的“船老大”黄锡银在丰泽区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工作人员的指导督促下,捆紧拴牢缆绳、固定防撞设施,并做好自家渔船各项安全检查,确保台风登陆前各项措施防范到位。“这两天,大队每天都安排人员到港巡查,帮助我们查缺补漏,确保各项防护工作做得更稳妥些。”黄锡银介绍说。
正在码头开展防台风工作巡查的丰泽区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大队长洪文闯告诉记者,截至26日中午12时,时值伏休期间,丰泽区所有在册渔船、街道船舶及各类“三无”船舶共计607艘均已在港定点停泊避风,人员也均已上岸回家。
夏收粮食已全部抢收
海都讯(记者 董加固通讯员 庄伊欣) 7月27日,为尽可能减少台风对育苗大棚带来的影响,泉州市洛江区各地种植户、养殖户等农业经营主体也提前做好了各项防御措施。
记者在洛江区河市镇丰田农业果蔬种植场内看到,各个连栋大棚外的排水管已及时疏通,工作人员正对大棚进行加固,抓紧抢收木耳菜、小白菜等成熟农作物。
据悉,为尽量降低台风对农业的影响,洛江区农水局迅速部署落实,水库调度方面,八峰水库、虎垅蔗水库、后深溪水库已安排预泄,适时腾库迎洪。农业方面,通过微信群、短信等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和农业安全生产工作要求,指导农户做好防台抢收。截至目前,早稻已收获7174亩、玉米3239亩、大豆534亩、花生5568亩、马铃薯150亩,夏收粮食作物已全部抢收完成。
不停电抢修 保居民用电
海都讯(记者 董加固通讯员 李毅鹏 曹晶) “要密切留意线路安全距离,对临近的带电线路进行严密绝缘遮蔽,确保作业安全。”7月27日,在泉州洛江区河市镇,带电抢修人员以不停电作业方式更换故障隔离开关,提升电网设备防御能力,同时保障周边243户用户持续供电。
记者采访得知,连日来,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开展台风前设备特巡,通过带电作业等方式消除设备隐患,全力做好迎战“杜苏芮”台风的准备。目前,国网泉州供电公司保电、抢修人员和车辆已严阵以待,24小时不间断开展电网设备信号监视,及时响应故障抢修,最大限度减少台风造成的用电影响,保障全市居民用电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