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6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厦门经济特区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规定》8月1日起施行

过斑马线“刷手机” 或将被罚款50元

八月一日上午,民警黄坤锋在斑马线处劝导违法行为人 (新华/图)

首张罚单

厦门体育路与育秀东路交叉口的非机动车与行人分流的斑马线 (新华/图)

N海都记者 吕春荣

央视 新华 海峡导报 厦门日报

斑马线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行人过街的安全线、生命线,也是彰显一座城市良好形象的文明线。然而近年来,一边低头“刷手机”,一边过斑马线的现象越来越多,不仅不安全,还可能阻碍交通。

《厦门经济特区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8月1日起施行,今后在厦门边“刷手机”边过斑马线,可能面临罚款。据了解,这是全国首部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

厦门交警开出首张罚单,施行首日以宣教为主

厦门全市有近2800处斑马线,如何维护好斑马线上的交通秩序,受到市民的普遍关注。

有数据显示,低头看手机时,平均视野只有正常走路的5%,平均步行速度也减慢16%至33%,不仅“慢吞吞”阻碍了交通,还容易导致事故发生。据厦门市人大代表苏国强等人的调研,在厦门,大概有20%的交通事故发生在斑马线上。

针对斑马线上较为突出的“刷手机”等不文明行为,该《规定》明确,行人通过斑马线,应当在斑马线内尽快通过,不得坐卧、停留、嬉闹、浏览电子设备或者从事其他影响交通安全的活动。违反这一规定,妨碍车辆合法通行的,将处以警告或50元罚款。

8月1日上午,厦门交警开出了首张“行人在斑马线玩手机影响交通安全的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上午9时25分,在厦门西浦路仙岳路口,一行人通过斑马线时浏览电子设备妨碍车辆合法通行,交警部门对该行人处以警告处罚。

“下次通过斑马线不能再低头看手机了,这次是警告,下次就要处罚您了。”在厦门莲岳路与松柏路交叉口的斑马线前,民警黄坤锋正在教育一名过斑马线时低头玩手机的市民。

黄坤锋告诉记者,截至当日9时30分,他已经劝导了15名违法行为人。

“小切口”法规,简短但直面问题

这部法规很特别,缘于一份代表议案。

今年1月,厦门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苏国强等10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关于开展斑马线交通安全立法的议案”和《厦门经济特区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规定(草案)》,建议通过专项立法提升斑马线治理水平。

今年2月,厦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上述法规案作为正式立法项目列入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将代表议案转为正式立法项目,这在全国不多见,在厦门立法史上则是第二次。

6月20日,厦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厦门经济特区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一部“小切口”法规,小视角、小体量,很简短但直面问题。

法规一共8条,扣除开头的立法目的和最后的施行日期,其余6个条款都聚焦了市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斑马线上的交通安全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从斑马线设置、通行、法律责任等方面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补充细化。

斑马线“人非分离”,推广设置行人按钮信号灯

针对市民关注的斑马线“行人和非机动车混行”的问题,《规定》明确,在交叉路口的斑马线旁设置非机动车专用过街通道,实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各行其道;非机动车通过路口时,应从专门划设的非机动车道通过。

事实上,此前厦门市已试行“人非分离”斑马线,经过交警部门的连续几年跟踪,对全市50余处斑马线进行升级,并取得明显成效。

“斑马线的设置,并非越多越好。”厦门交警介绍,设置斑马线应综合考虑行人横过道路需求和车辆通行效率,保持合理间距,并统筹兼顾其他行人过街设施的规划设置。如受到市民关注的自助式红绿灯,即在常规红绿灯基础上增加行人请求功能,从而避免行人、机动车的无效等待。此次《规定》也予以支持,明确可推广设置行人按钮信号灯,根据道路通行需要,按有关技术标准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车辆右转信号灯等设施,方便市民安全出行。

此外,针对斑马线违法行为取证难、执法难等问题,《规定》在推进斑马线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设置全覆盖的同时,要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健全有关意见的收集、论证和反馈机制,充分听取社会公众对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的意见。社会公众还可以通过拍照、录像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违法行为。

□延伸阅读

国内多地

立法整治“低头族”

为纠正斑马线“低头族”现象,国内已有多地立法予以禁止:

温州:2019年开始实施的《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规定,禁止“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穿道路时低头看手机、嬉戏等”,违反者处警告或10元罚款。《条例》施行后不久,当地便开出了第一张行人过马路看手机的罚单。

嘉兴:2020年1月起实施的《嘉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也针对“低头玩手机”过马路的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条例》指出,禁止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穿道路时浏览手持电子设备、嬉闹,违反规定者处警告或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杭州:2021年4月修订的《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在原来“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行人的要求,规定行人在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时,不浏览手持电子设备,快速通过、不停留不嬉闹。

河南:2022年11月,河南立法禁止行人“低头玩手机”过马路,违者最高可罚200元。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