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热映的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将大家耳熟能详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搬上了大银幕,也将殷商王朝推入我们的视野。谈及唐宋明清,我们自觉亲近,可提起商朝,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似乎总因格外久远而烟雾缭绕的。
褪去神话的面纱,真正的商朝,到底是怎样一个朝代?在那个蛮荒又初显文明的时代,大家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今日的《史话》就穿越三千年,回到殷商。
商朝人的日常
吃个饭可真“费膝盖”
如今的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曾是殷商王朝中心区域。商王朝灭亡,昔日王宫荒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迄今为止,出自殷墟、刻写有文字的兽骨和龟甲总数约有16万片。甲骨文,汉字的源头,也是活着的生动的商朝史。而目前被发现的甲骨文字约有4000个,已被破译出的还不到一半。
借助考古发现和破译的甲骨文,我们可以感受一番商人“主食小米”“有肉才欢”“嗜酒如命”的饮食习惯。
商人的主粮是小米。商人一天只吃两顿饭,分大食、小食,主要的烹饪方式是蒸煮,羊、牛都是切成大块蒸煮着吃。在王室,食材的盛放对应专门的器具,爵盛酒,鼎放肉,簋(guǐ)盛放黄小米,肉是在鬲(lì)中烹煮的。
商人还十分喜欢饮酒,在商代早期,商人就已能制造出较为精致的青铜武器和容器了,其中相当多的青铜器是酒器。到商代晚期,冶铜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中举世闻名的“后母戊”青铜方鼎,重达832千克。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是很爽,不过就餐环境就不太舒适了。商代没有桌椅,商人吃饭、聊天、做工都膝盖着地,跪坐着,因此殷墟遗址出土的商人骨骼、膝盖骨上常有磨损痕迹,脚趾骨上也有疤痕。
今天的“国宝”
那时遍地跑随便猎
考古学家说,商代王室生活还是很美的,国王住着“四合院”,住地附近有池塘,驯养着丹顶鹤、褐马鸡等珍禽宠物,还可以到池塘边散散步。
闲时还能打打猎,卜辞中关于渔猎的记载很多,猎取的野兽以麋鹿、野猪为最多,一次所猎获的鹿能有348只。
此外,当时能猎获到的动物还有:水牛、象、虎、四不像鹿、肿面猪、狼和雉等,这些也证明了商都安阳处于一个比今天更为温暖、森林更为茂盛的环境之中。
那个时候已经有了马车,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展出的车马坑,是中国考古中发现最早的畜力车实物标本。
过完12月还有13月
对天象也很关注
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商代已有较完善的历法。商朝的人将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每逢闰年则加一个月,武丁卜辞中有“13月”这样的名称,可知闰月是放在岁末的。
他们对天象变化颇注意,在卜辞中已有日蚀、月蚀的记录,卜辞中还有关于“鸟星”“商星”“大星”“火星”的记载,当时的人已具备了一定的天文知识。
人人都是“占卜控”
连国王牙疼都要占卜
要跟商朝的人打成一片,那就尊重他们的习俗,先来卜一卦吧。上至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日常最重要的三件事就是:吃饭、睡觉、算命。
殷墟甲骨卜辞显示,当时每天都要进行占卜,其中大量的是关于农业、战争、疾病、祭祀等,渐渐推而广之,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请示上帝鬼神,来决定行动的吉凶可否。
他们咋占卜?用火在牛胛骨或龟腹甲上烧炙,甲骨的背面便出现裂纹,商人称它为“兆”,再根据“兆”的形状来断吉凶。
都占卜了啥?接地气到“王的牙疼是否能好转?”“今天捕猎顺利吗?”“我家的马要生了,这一次总能生出个白色的崽吧?!”
中国历史上首位女将军
与商王的千古爱情
历经五个多世纪(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的殷商,共有过31位国君,其中武丁统治时期最为昌盛。武丁在位的五十余年,共征伐了近百个方国或部族,扩疆千里,奠定了之后华夏文明的基本版图,使商朝成为西起甘肃,东至海滨,北极大漠,南域江汉的泱泱大国,开创了华夏有史记载的第一个盛世。
妇好,集王后、将军、大祭司于一身的神秘女子,深受商王武丁宠爱。
她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考的第一位女将军,她常与武丁携手作战。卜辞上就记载,在一次战役中,战前武丁和妇好制定战术,武丁率众攻击敌方,将其驱赶到妇好埋伏的位置,从而一举歼灭。
不幸的是,妇好三十多岁就与世长辞。在后来殷墟出土的大量武丁时代的甲骨上,我们看到,一国之君会为了心爱之人反复进行占卜。心疼到,连妇好脚趾、牙齿上的小疾,武丁都会特地向祖先祭祀,希望她早日康复。
妇好离世后,武丁不按常理,将妇好葬在了自己处理军政大事的宫室旁边,妇好墓幸免被盗,成为如今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墓葬,这也让他们的爱情在三千多年后,仍为世人传颂艳羡。
《封神》背后
真实的历史
类似“封神”题材的影视剧琳琅满目,其实原始素材都来自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不过,《封神演义》并不是文人独创的小说,它是以公元前11世纪商周革命的历史史实为基础,经历后世不断改编,才有了最终的成书。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商周革命是怎么样的呢?
牧野之战
商军一天就被击溃
与秦汉以后的大一统王朝不同,夏商周三代是一种“复合制国家”。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不是皇帝,而是国王。商王不能对整个王朝直接统治,他有效控制的区域只有商国;在王朝之下还有若干个邦国,每个邦国都有一定自主权。它们有的臣服于商邦,有的与商邦为敌,还有的时降时叛。而商国本身也由多个族群组成,除了商王直属的王族外,还有不少王族旁支,它们统称为“多子族”,也有一定独立性。
商朝最后一位国君叫作商纣王。根据《史记》的说法,纣王非常聪明又孔武有力,但他却骄傲自满,认为天下人都不如自己,由此也沉迷在酒色之中,什么事情都听从爱妃妲己的。
当时周国声势如火如荼,已经灭亡了黎国,渡过黄河就进入商朝腹地,纣王却依然我行我素。《史记》说,大臣祖伊连忙劝谏,纣王却坚持认为,天命会永远眷顾商人!贤臣商容被纣王罢黜,王子比干劝谏被他剜心,另一位王族箕子也被监禁。周武王见商国已经分崩离析,于是决定开始率领大军讨伐纣王。公元前1046年的一个冬日,由周带领的方国联盟,发动了著名的“牧野之战”。
国家博物馆所藏的青铜器“利簋(guǐ)”记录了牧野之战。周军仅用一天就击溃商军主力,当晚就杀入了商都。纣王走投无路,只好点火自焚;而他宠幸的两位妃子,也自杀而死,其中之一应该是妲己,另外一位身份不明。周朝八百年由此揭开帷幕。
真实的妲己
并非荧幕上的形象?
《史记》说,纣王曾讨伐苏国,苏国国君被迫将公主妲己进献商纣,结果妲己成了纣王宠妃,助纣为虐。在后世的演义文学中,苏妲己成了可怕的狐狸精,背负诸多恶名,一心谋害文王周昌。
不过,与影视演绎的不同,也有学者认为,真实的历史可能是,苏妲己才是让周文王获释出狱的关键因素。周人夺取天下之后,周武王还重用了妲己的家人。
□冷知识
《封神演义》 有五本书的影子
其中一本出自福建建阳人
《封神演义》成书约在明隆庆万历(1567—1620)年间,改自宋元话本《全相武王伐纣平话》。
出版家、学者赵景深先生对比二书异同,称:“《封神演义》从开头直到第三十回,除了哪吒出世的第十二三四回之外,几乎完全根据《平话》来扩大改编。从第三十一回起,便放开手写,完全弃掉《平话》,专写神怪的部分了。”
《封神演义》更直接源于余邵鱼的《春秋列国志传》。余邵鱼是福建建阳人,明代著名书商、小说家余象斗的“先族叔翁”,该书从妲己写到秦统一,全书虽仅30万字,却融入较多民间传说,情节曲折丰富。
《封神演义》还可能参考了元代秦子晋《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后书记商纣王的长子殷郊,出生时“肉球包裸”,纣王令弃于郊,申真人用剑剖出婴儿,抱归水帘洞抚养,“法名唫(音如银)叮呶(音如挠),正名唫哪吒”。《封神演义》将部分描写安到哪吒身上。
《封神演义》还模仿甚至抄袭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综合央视新闻、新华、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