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世遗IP成形 泉州游火了

“申遗热”转化成“旅游热”,泉州这座千年古城越来越受关注;上半年旅游总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60.8%,外地游客人数同比增长超过230%

华裔青少年走进泉州虫寻埔渔村,探访独特的蛎壳古厝(林升/摄)

N据福建日报

时值泉州申遗成功两周年,记者了解到,“宋元中国 海丝泉州”的世遗IP已逐步形成,带动泉州文旅融合步伐不断加速。今年上半年,泉州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815.9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9.4%;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431.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8%。来自支付宝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泉州市文旅消费金额比去年上半年增长了将近200%,外地游客人数同比增长超过230%。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闪耀世界舞台,成为全人类共同珍视的瑰宝。22个世遗景点、海港与寺庙结合形成的独有城市文化,让泉州这座城市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申遗热”转化成“旅游热”,不仅让这座城市沉淀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海内外游客面前焕发新生,也展现了泉州推进文旅融合的亮眼成效。

线上+线下

提供文旅新服务

现在每天有1万多人次上泉州市智慧旅游云平台小程序预约、浏览路线等

“听说泉州罕见地成功申报了以城市命名的世界遗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我一直想来看看,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在这里,我不仅大饱眼福,更意外的是享受到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前不久,泉州西街人潮涌动,不少导游正带着游客有序参观,来自广东的黄先生拿着相机,边拍照边对记者感慨。

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助力世遗热潮赋能文旅经济发展,两年来,泉州市以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为目标,从制度、法规、要素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实施提档升级,高标准做好保护利用。

在此基础上,泉州市文旅集团推出泉州市智慧旅游云平台,整合了门票售卖、景区博物馆预约、线路规划、特产介绍、游玩攻略等全域全程服务。“现在每天有1万多人次上我们小程序使用预约、浏览路线等服务。”该集团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

泉州还发布“世遗泉州·全域旅游卡”,将清源山、世贸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科技馆等30多家景区门票预订及购买,以及周边住宿、自助餐、伴手礼甚至养车服务等消费项目串联起来。

此外,“五一”前夕,泉州市还在古城设置23个文旅服务驿站,设置移动公厕大巴,增加机动车停车位1000余个,尽可能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各项旅游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

考古+利用

涌动文旅新魅力

“线上文化节”活化利用世界文化遗产资源,打造沉浸式体验文化旅游最佳目的地

“我们希望借助这些创新产品,将泉州风情推介给更多用户,让大家都能喜欢上泉州。”支付宝文旅福建大区负责人郑惠红告诉记者,泉州市文旅集团联合支付宝共同发起“线上文化节”,通过视频打卡的方式,推出世遗故事、“世遗主题”乘车码和付款码皮肤、“答答星球”专区互动问答等一系列新玩法。

“线上文化节”的成功举行,是泉州强化考古能力建设,活化利用世界文化遗产资源,打造沉浸式体验文化旅游最佳目的地的一个缩影。两年来,泉州在不断推进考古能力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时节,开发多样化的线上玩法和游戏体验,让文物和文化活起来。

据介绍,两年来,泉州市加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已有德化窑、苦寨坑窑遗址获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磁灶窑金交椅山窑址入选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南外宗正司遗址、安溪青阳冶铁遗址获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

鲜活涌动的世遗魅力,在今年“五一”期间引爆泉州旅游市场。“一房难求、一导(导游)难求、一车难求。”今年“五一”前夕,泉州市一家旅行社的古城资深导游对记者表示。

百度地图大数据显示,泉州在“五一”假期全国车辆累计净流入城市排名中首登榜首,成为“五一”期间全国车辆累计净流入最多的城市;在线文旅服务平台“去哪儿”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泉州上榜“全国‘五一’假期酒店预订增幅TOP10”,排在第4位。

世遗+非遗

渐成文旅新趋势

现在的游客热衷于体验非遗,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之美

在充分保护利用世界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泉州还将世遗与非遗嫁接融合,让文旅经济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泉州目前拥有世界级非遗6项、国家级非遗36项、省级非遗128项、市级非遗262项、县级非遗628项,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依托“开发促进保护,利用带动传承,旅游扩大影响力,市场激发非遗生产力和生命力”的保护模式,泉州市将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文化产业有机融合,“在世遗之城赏非遗”渐成泉州文旅新趋势。

今年端午假期,全市文旅活动供给丰富、民俗体验精彩不断,世遗游、古城游热度攀升,民俗非遗游、生态休闲游等产品人气兴旺。剪纸、虫寻埔簪花围、提线木偶、少林五祖拳……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走进泉州各个景区,为八方游客展现海丝名城的优美风韵和世遗之城的独特魅力,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现在的游客都热衷于体验非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之美。这说明通过文旅部门开发旅游市场的努力,进一步激发了非遗的生产力和生命力。”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洪世键说。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