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据福建日报
炎炎夏日,一份可口的消暑美食让人难以拒绝。在八闽大地上,福建人对于消暑甜点有着各自的偏爱。这些福建“凉方”你知道几个?
福州:冰饭、藕膏
“福州藕膏”以藕为主要原料,是老福州夏日必吃的一道甜点。新鲜的藕被削去外皮,切成小块,然后细心搅拌成藕泥。接着将藕泥加入清水,搅拌均匀后,放入锅中加热,待藕泥逐渐变得浓稠。最后倒入碗中,等待冷却。郁达夫说,“福州食品的味道,大抵重糖”。而福州人吃藕膏就是爱加点白糖,晶莹剔透,香甜适口。
长乐冰饭是由福州传统解暑饮料“冰水”演变而来。将糯米煮5分钟后倒出控水,再倒回锅中,加入少许香草精,小火不停搅拌煮10分钟,煮至米饭黏稠后关火,加入少许糖和黄油拌匀。传统的冰饭一般会加入冰沙、绿豆、红豆、花生等,食客们还会选择加入鲜水果、芋圆、仙草等,好吃又好看。
南平:薜荔冻
薜荔冻在南平很多地方广受欢迎,是传统的清凉饮品。在武夷山一带,当地人就地取材,采用野生薜荔果将籽剥出暴晒后,加工制成半凝固的清凉饮品,辅以蜂蜜、蔗糖饮用,具有解热清暑、提神醒脑之功效。
泉州:石花膏
夏日的闽南很热,但比天气更热的是石花膏。在泉州,石花膏有上百年历史。制作石花膏殊为不易,需采摘长于礁石的石花菜,经多次浸泡晾晒,加清水慢慢熬煮,才得一碗好石花膏。石花膏颜色清澈,或切块状,或刨成细条,加蜂蜜水,一舀,晃晃悠悠,入口似果冻,不仅Q弹爽滑,还有降火、解暑、祛热之功效。
厦门:土笋冻
土笋冻的名字极具“欺骗性”,外地人常以为是土笋做的冻,其实不然,它的原料是沙虫,学名叫“星虫”,形类蚯蚓。土笋冻的做法并不难,将新鲜海土笋压出内脏和杂质,洗净后加入适量精盐,熬至沸熟,待胶质渗出后捞出,最后将土笋放入冰箱冰冻,配以陈香醋、酱油、蒜泥、芹菜、姜丝等佐料。
龙岩:仙水冻
龙岩武平县盛产中草药植物,仙草便是其中之一,人们最初把其作为去暑、解毒、清凉的草药使用,后在偶然的生活实践中,发现此种草药除了有去暑、清凉、解毒作用外,还很容易将其熬成汁后,与当地产的蕉芋粉(地瓜粉)混合制成块状的非饮非食的东西。于是人们就把用仙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食品称作“仙水冻”。
漳州:四果汤
漳州四果汤,食之祛暑降温。四果汤顾名思义,从最初的绿豆、薏米、阿达子、莲子四大样,到现在增加了西瓜、杨桃、葡萄干、石花等十几种各色水果和配料,如今你说它是“十果汤”也毫不夸张,不仅口感好,还有高颜值。一碗四果汤,能装一个夏天,讲究的就是料足。
三明:竹叉果条
竹叉果条又叫叉叉粿,色白细嫩。制作叉叉粿,用大米磨浆,浆水调匀倒入铁圆盘,上锅蒸煮,卷成筒状,切为小段,收工。食用时蘸酱油、蒜头、辣椒、芝麻油等调料,风味独特,清凉可口。
宁德:牛奶贵妃粥
在宁德,加蜜水的糯米粥被喊做“贵妃粥”,加牛奶的就是“牛奶贵妃粥”了。一碗贵妃粥,有脆口的酥花生,微甜的蜜水汁,Q弹、软糯、有嚼劲的糯米饭,这是宁德人的夏日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