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今日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爱拼会赢的闽商 在三秦大地开出娇艳之花

海都记者探访闽商在陕创业奋斗拼搏足迹,感受“闽商精神”

陕西省闽商会会长朱梅元

□海都专访

N海都记者

吴雪薇/文

林良标/图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作为“陆丝”“海丝”起点的陕西、福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共同发力。借着“丝路花开 大道同行”大型融媒体采访行活动的契机,海都记者前往西安,探访陕西省闽商会,感受勤奋团结、爱拼会赢的福建人在三秦大地,如何落地、生根,开出怎样娇艳的花来。

“福建人肯吃苦,别人回家睡觉时我们都在工地上加班”

陕西省闽商会创立于2008年,汇集了八闽大地到陕西创业、投资、发展的企业家,目前共有会员企业400余家,在陕西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项目遍及三秦大地,并辐射至甘肃、新疆、山西、重庆、湖北等周边省份。也涌现出如鑫港集团、隆源集团、华东集团、西秦电力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业态涉及钢构、医疗、茶叶、桥梁隧道、地产、电力、建材等20多个领域。

“福建人在陕西干建筑的比较多。”在场的闽商企业家们笑着说,“福建人肯吃苦,别人回家睡觉的时候我们都在工地上加班。”长期以来,在陕西的城市建设工地上,活跃着福建人充满汗水的坚毅身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现任陕西省闽商会会长、陕西鑫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梅元。

“第一次和西部建立缘分时,我才16岁。”朱梅元一身蓝短袖,精瘦干练。1984年,16岁的朱梅元加入了惠安第四建筑公司,第一次工作经历就是离开福建,被外派到西藏,帮助修建西藏宾馆。“那时候拉萨的石头很多,都是花岗岩,建设十分困难。但是我们惠安这边就是石头之乡,治石头的王者,所以工程都指定给我们惠安人”。“那时候狼都跳到工地来和我们抢吃的。没得吃啊,人和狼都没得吃”。而今西藏的辉煌建设成果背后,有着朱梅元这一批援藏人的奋斗与血汗。

1999年,他回到了西北,来到西安创建了鑫业钢结构工程队。凭着诚信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敢拼会赢的创业精神,朱梅元的工程队逐渐发展壮大,最终成长为如今的陕西鑫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人把茶叶带过来,陕西人也爱上一口清香的铁观音”

“我们将福建的资源与陕西共享,在西安建立资源点或基地,让陕西能够以比较优惠的价格享受质量更好的产品与服务。”谈及闽商对陕西的贡献,朱梅元概括说。福建人在帮助陕西建设技术复杂的桥梁与隧道工程,从事房地产行业的闽商也为陕西地方贡献了大量税收……活跃的闽商也将福建的生活方式带到了陕西。在陕西,可以见到福建各式品种的茶叶,如福鼎白茶、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陕西人其实没什么喝茶习惯。”朱梅元说。陕西人习惯喝煮制的“茯茶”——一种发酵制成的黑茶,有着降低血脂、血压、血糖的作用。但来陕的福建人把茶叶带过来,也把饮茶社交的习惯带了过来,于是陕西人也喜爱上一口清香的铁观音,又或者是在谈事待客时,来上一杯红茶、白茶,又或者是岩茶……福建人的茶叶生意,也就热热闹闹开展起来了。

福建与陕西建立了更多紧密往来,续写美好篇章

当然,闽商在陕的经营顺利,离不开福建省政府的细心关怀。“福建驻西安办事处的作用是协助我们在西安的闽商,搭建政府部门与闽商的沟通桥梁,让大家在陕西的营商办事更加顺畅。”福建省政府驻西安办事处四级调研员王长军介绍说。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之后,福建与陕西就逐渐建立了更多紧密的往来,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渊源。习近平总书记为闽陕两地的交流倾注了很多的关注。早在他在福

州市任市委书记时,福州市就和陕西省渭南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发动企业家捐款52万元,重修宝塔区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等等。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于2014年创办以海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为主体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作为“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的重点项目,每年一届,由陕西、福建两省轮流主办。目前,陕西闽商会与福建驻西安办事处也持续关注着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努力为师生解决更多实际困难,续写闽陕两地的密切交往的美好篇章。

“不盲目地创业,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专业,走稳自己的战略,脚踏实地地拼搏奋斗。”这是朱梅元在陕的奋斗心得,也是无数在陕工作创业的企业家拼搏的足迹。“善观时变 顺势而为 敢冒风险 爱拼会赢 合群团结 豪爽义气 恋祖爱乡 回馈桑梓”,陕西闽商会的办公室,隶书条幅的“闽商精神”在屋子正中格外醒目。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