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短视频里说“大人话”的孩子成赚钱工具

“亲子搞笑”视频 实是“坑娃吸金”

N北京晚报

“我的人生规划是,让我爸把我养到20岁,让老公把我养到60岁,让我儿子把我养到80岁,我啥也不用干!”短视频平台上,一个看起来也就是几岁的小女孩,大谈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些话绝不是她这个年龄段能说得出口的。而这番话语并非原创,网上早就有了类似的段子。现在一些拍短视频的人,不断编出一些剧本让孩子来当主角。有些剧本内容三观不正,把孩子带歪。

张口闭口“段子” 只为节目效果

短视频平台上另外一条视频中,爸爸想让小女孩帮忙倒杯水,遭到小女孩拒绝后,爸爸嘟囔了一句:“养你有啥用啊?”可没想到,这句话遭到了小女孩的连珠炮还击:“你能把我从医院抱出来,我也能把你从火葬场带回来。你给我买大房子,我给你买小盒子……”评论区里,有网友表达了不满,“这样的话教给孩子说,别把孩子带歪了”……

类似的摆拍,在网络平台上并不少见。又一则视频中,爸爸表面上正在给女儿照相,但本该聚焦到女儿身上的镜头却慢慢往旁边的一个妙龄女子身上转移。从整个视频的拍摄手法来看,这显然是一个策划好的段子,内容则有些低俗。孩子在其中,只是充当一名演员而已。

很多摆拍的“亲子搞笑”视频,虽然表演痕迹很重,传递的也并非正能量,但因为孩子说的话听起来很逗,在涨粉引流上很有成效。大谈人生规划的小女孩,一年下来拍了100多条视频,所属账号也积累了10万多粉丝。

还有的账号,已经到了流量变现的阶段。一个同样以父女段子为主题的短视频账号,粉丝已经达到了1000多万。有的视频刚点开看,还像是父女之间在闲聊天,可聊着聊着就引入了广告。或是按摩椅,或是护眼仪,或是购物平台的优惠活动,隔一两个视频就会有一个广告视频,内容完全是为广告而量身定制。

这些能吸粉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能说会道。有的孩子即使不那么会说,视频博主也能用后期处理的办法,营造出孩子在镜头前滔滔不绝的假象。

视频背后有套路 剧本抓人眼球

这些利用儿童摆拍的视频的更新频率惊人,很多都是日更,内容还不带重样,都是怎么做出来的?记者搜索发现,网上专门有一批短视频剧本写手,以网店的形式接单,客户需要什么样的剧本,他们就写什么。

网店中,无论是短视频剧本,还是舞台剧、微电影、脱口秀的剧本或文案,店家都能代写。

记者询问客服,自己想开一个短视频账号,内容是家长和孩子在一起时的搞笑段子,能不能帮忙写剧本?对方则回问了孩子的年龄,性别,大人谁参与出镜,随后开出了1条1分钟剧本100元的价格,如果觉得剧本效果好,长期合作还能优惠。

记者又咨询了另外几家网店,发现1分钟长度的剧本的售价都在100元左右1条。

除了单独的网店,记者还在网上找到了专门买卖短视频剧本的平台,上面售卖的剧本也有很多是家庭亲子主题,售价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记者看到,这里有不少剧本都是用“小孩讲大道理”“小孩调解大人矛盾”作为视频的卖点,和之前那些摆拍剧本的套路如出一辙。其中一个剧本,编剧先炮制了一场婆婆和儿媳之间的矛盾,在双方争执不下之时,孙女闪亮登场,狠狠回击奶奶,达到让观众解气的效果,编剧还特意在剧本特色一栏写道:“情节跌宕,母女俩的反应符合观众期许。”

视频平台缺监管 导致恶意改编

这些通过剧本演出来的摆拍视频,到底有没有规定加以约束?

在记者看到的儿童摆拍视频中,有些虽然披着搞笑的外衣,但内容上却是编造家庭矛盾吸引眼球。比如一则点赞超过10万次的短视频中,母亲问小女孩,我要跟你爸离婚,你跟谁?没想到小女孩回答说,“男人就像个袜子,拎起来都一个味儿……你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在视频留言中,不少网友表示“这小孩太有才了”,也有网友说,“这是模仿,根本不是小姑娘的想法,她这么小。”

一家短视频平台的社区公约中,明确写道,“不能让未成年人从事与其心智不符的,有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表演或行为”。然而视频里那些孩子,能说出大量远超该年龄认知的话语,甚至有三观不正的嫌疑,显然已经违背了这条公约,但平台并未对其进行监管。

缺乏监管的后果,就是有些流量大的摆拍视频,还会被其他自媒体账号掐头去尾截取,再加上虚假的日期和地点,视频摇身一变成了“新闻视频”,仿佛这个不是演出来的段子,而是发生在生活当中的真事。处理过的视频被转发于其他视频平台之上,因为孩子的言语过于出格,还遭到了网友的言语攻击,造成的影响十分恶劣。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