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探秘4号线列车的硬核“黑科技”

​搭载6大在线智能监测系统,具备智能、安全、人文关怀等特点,为乘客提供最佳的出行体验

列车从凌晨自动唤醒到晚上自动回库、自动休眠,实现全程全自动

N海都记者

唐明亮

马俊杰 文/图

列车正点率99.96%;列车自动唤醒成功率99.17%;列车休眠成功率100%……这是福州地铁4号线首通段在全自动运行系统下,模拟真实运营环境进行“20天跑图”的成绩单,全过程无人操控,成绩斐然。

眼下,福州地铁4号线首通段即将正式开通运营,作为全省首条全自动运营线路,其列车采用的是国际最高等级(GOA4)全自动驾驶技术,代表了轨道交通高速发展的科技水平。但你可知,它的列车与既有线路有何不同?背后搭载了哪些“黑科技”?

昨日,记者探访4号线车辆段,带你了解全自动列车背后的硬核“黑科技”,是如何全面保障4号线高效、智能、安全运营的。

更智能

“最强大脑”让列车全程全自动

每日凌晨,4号线车辆段内,一列列列车会自动唤醒,开启它们一天的工作:从完成自检、自动出库、自动进站、自动发车,到晚上自动回库、自动休眠、自动开关车站,甚至还包括自动洗车,实现了全程全自动。据了解,福州地铁4号线列车搭载的全自动驾驶技术,可适应107个全自动驾驶场景运营组织模式。

“全自动模式下实现安全、高效运行,这是因为列车拥有了‘最强大脑’。”中车唐山公司福州地铁4号线列车设计经理李宝泉介绍,列车的“最强大脑”搭载了6大在线智能监测系统,包括弓网在线监测、走行部在线监测、蓄电池智能运维、车门智能运维、空调智能运维、车辆障碍物检测,以及客室视频报警联动功能,提高了列车可靠性指标,优化了车辆运维模式。

此外,列车还首次启用车联网专家诊断系统,不同于既有线路,专家系统的出现相当于列车有了“私人医生”,可实现对列车牵引、制动、辅助系统、空调、车辆自检等信息实时远程监控,让相关专业人员可以及时确认全自动驾驶列车的运行状态,通过浏览器便可实现车辆状态实时监测、故障诊断、故障自动报警等功能,保障全自动驾驶列车的安全智能运行。

更安全

设置了“安全卫士”和“警卫员”

如何在全自动模式下保证行车稳定是重要课题。

据介绍,“智能”地铁将让乘客出行更加安全。由于列车是全自动运行,为取代传统的人眼观测,列车与钢轨间被设置一个“安全卫士”,即障碍物检测装置和脱轨检测装置,可以探测列车两端的障碍物,一旦障碍物检测装置受到的外力冲击超过设定数值,检测装置将会毫秒级内触发紧急制动,并将信息通过列车控制系统发送至控制中心。

列车上还配备有灭火器与火灾报警联控功能,相当于列车安全的“警卫员”。当单节客室内的烟雾报警器触发,或是单节车灭火器被移动,司机室CCTV监控屏便会显示特殊情况并切换至相应车厢,该功能起到联动火警与监控的作用,进一步为列车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此外,为适应全自动运行需要,地铁列车上还增加了许多安全措施。如,传统地铁列车的窗户不可打开,遇到紧急情况只能用安全锤砸碎,4号线地铁列车创新配备了可灵活打开的透气窗,遭遇突发紧急情况迫停时,乘客可打开透气窗,保证车厢与外界空气流通。

更舒适

能感知车厢拥挤度,引导乘客有序乘车

除了安全外,乘车的舒适度亦是乘客出行所追求的。

据介绍,为了给乘客最佳的乘车体验,4号线列车取消了在其他线路上看到的“小电视”,取而代之的是“43吋”超大尺寸动态地图,界面更大、显示效果更佳,方便乘客读取列车预到站、车厢拥挤度、列车温度、站台门状态等多样信息。

同时,列车还设置了冷暖车厢和空气净化装置,满足不同乘客对客室温度的需求,提高乘车环境空气质量。在乘客候车时,列车具备车厢拥挤度感知能力,并通过站台LCD显示屏引导乘客有序乘车、合理就座,实现对客流密度的调节功能。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