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据新华社电
作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森林覆盖率已连续44年保持全国首位,拥有建档古树名木超11万株,古树群2100多片,古树名木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福建通过加强信息化管理、开展濒危古树名木养护复壮、实施古树名木司法保护行动等举措,力图让每一株古树名木都“老有所依”,也留住萦绕在人们心中最深处的记忆。
被誉为“福建南紫薇王”的古树位于三明市将乐县,树龄1500余年,静守一方土地,依然枝繁叶茂。与它同龄的“福建油杉王”位于福州市永泰县内,历经千载风霜,树姿仍旧舒展优美……
在漳平市和福安市,有福建省罕见的大片分布在城区的樟树古树群,被当地人称为“天然氧吧”。古树群绿荫如盖,蔚为壮观,吸引市民、游客慕名而来,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
“古树名木与自然人文资源交相辉映,孕育出独特的生态景观,是美丽乡村画景中不可替代的元素,它们见证了山乡巨变,承载着人们悠悠的乡愁。”福建省林业局绿化工作办公室主任林金木说,古树名木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气候研究、生态环境保护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走过蜿蜒的栈道,古榕浓荫覆地,这里就是设在永泰县坂埕村的福建省首个“古树名木司法保护示范点”。去年6月,当地暴雨持续不断,一株300多年树龄的小叶榕主干发生折断。事情发生后,永泰县法院介入协调,最终保险公司理赔1500元用于修复受损的古树。
据永泰县法院生态庭副庭长苏燕伟介绍,“古树名木司法保护+保险”工作机制推广以来,永泰县法院共协调理赔11起古树受损事件,投保人获得理赔款共计27244元。
当前,福建正在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示范省。福建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邹炳渊说,一方面,要合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另一方面,鼓励挖掘提炼古树名木景观、生态和历史人文价值,建设古树名木公园和保护小区。
2020年以来,福州市试点围绕古树打造集休闲、观赏、科普于一体的公园场所,不断深挖当地深厚的生态文化底蕴。截至目前,共建成41个乡村古树微公园,409株不同树龄的油杉、柳杉、枫香、榕树、红豆杉等古树得到有效保护,这也让更多人有机会亲近古树,感受时间流淌和历史文化传承。
□相关新闻
守护绿水青山
晋江成立“生态义警队”
N海都记者 杨江参
8月15日上午,由晋江市委政法委、晋江市公安局主办的“晋江生态义警队”成立仪式在晋江市八仙山公园举行。成立仪式结束后,“晋江生态义警队”开展了第一次集中巡查活动。
此次,晋江市公安局创新成立“民警+辅警+义警”全覆盖的“晋江生态义警队”,把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延伸到了生态保护领域,将进一步提升打击治理生态领域违法犯罪能力,为护航晋江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据介绍,新成立的义警队成员大多选自本地群众,他们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协助相关部门和公安民警开展生态巡查、治安防范等群防群治工作。
“义警队在日常巡查中,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和制止涉‘山、林、水、气、土’等生态领域的破坏行为,并将警情和线索上报,实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流转和第一时间处置。”晋江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晋江市公安局加大生态领域的执法力度,以最严的执法监管守住绿水青山,保护生态的多样性,为晋江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力量。2022年以来,共接野生动物救助报警98起,救助野生动物75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6只;办理涉生态领域案件58起,其中办结行政案件20起,侦破刑事案件38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