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董加固 杨江参 柳小玲 田米
通讯员 陈珠霞 洪子琦 文/图
又是一年开渔季,文化助力写传奇。8月16日,“福见扬帆 渔海同乐”福建省首届开海文化季(泉州主会场)启动仪式在泉州市石狮祥芝国家中心渔港隆重举行。根据省里统一部署,福州、漳州、莆田、宁德、平潭分会场同步举行了启动仪式,拉开了开渔序幕。
随着一声“开渔啰!”,伴着渔港内渔船汽笛声的长鸣,为期三个半月的2023年福建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位于石狮市祥芝国家中心渔港、石狮鸿山东埔一级渔港、晋江市深沪中心渔港、泉州丰泽蟳蜅渔港的渔船纷纷拔锚启航出海,浩浩荡荡地开赴渔场,开启新一轮捕捞作业。千帆并进、百舸争流的震撼场面,预示着渔民们“开渔”后的大丰收场景。
讲述海洋文化故事
打造蓝文化旅游带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主会场活动以一市(泉州市)二县(石狮、晋江)三镇(石狮市祥芝镇、石狮市鸿山镇、晋江市深沪镇)为重点,通过整合泉州市文旅、海洋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示范引领带动全省各地开展特色主题活动,讲述好、传播好福文化故事、海洋文化故事、乡村文化故事,培育福文化、海洋文化主题群众文化活动新品牌,打造福建蓝色文化旅游带,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贡献文旅力量。
泉州主会场围绕“福见扬帆 渔海同乐”主题,除了在石狮市祥芝国家中心渔港举办开海文化季启动仪式,在晋江市深沪中心渔港、石狮市鸿山东埔一级渔港两个联动点同期举办了开海文化季启动仪式,两县(市)三镇全程联动互动,场面热闹欢快。
八方游客共沐海风 共赏海景共品海鲜
石狮祥芝镇主会场,推出了海洋人文、海丝非遗、海货展销、海味盛宴、渔港风情等系列活动,融合人文展示、非遗互动、渔业发展、海鲜美食、文旅融合五个篇章,现场还有写“福”字、剪“福”字、贴“福”字、闽台歌曲传唱、舞龙舞狮表演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吸引众多渔民游客八方来聚,共沐海风,共赏海景,共品海鲜,感受福建沿海闽味闽韵的独特魅力。
晋江市深沪镇、石狮市鸿山镇联动点分别在深沪中心渔港、鸿山东埔一级渔港组织开展了本土特色图片展、渔文化展、非遗展示、文艺演出、美食市集、踩街等活动,吸引众多渔民游客前往参观游玩、互动体验。
祈风盼满舱,渔歌颂丰年。蔚蓝的泉州湾,欢腾的祥芝港、东埔港、深沪港,碧波万顷,霞光满天,渔歌唱晚,这里,开启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演绎着人与海洋和谐共处、文化和旅游融合共荣的蓝色乐章。
蟳蜅渔船出海 期待满载而归
中午11时30分,随着一声“开渔”令下,在泉州湾跨海大桥下漂航等候的42艘渔船,一一驶向深海,场面尤为壮观。
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泉州市丰泽蟳蜅渔港看到,停靠在岸的一艘艘船只排着整齐的队伍准备出发,每艘船都插上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祈福旗帜。渔民们开始忙碌起来,把渔网拉上渔船,把备好的伙食、油、水、蔬菜、水果等粮食抬上船,认真做着出海前的准备,等待开渔,出海捕捞。
10时30分,随着渔船汽笛声与鞭炮声响起,一艘艘作业渔船陆续拔锚启航,在沿途航道标志的引导下,行驶在安全通航水域内。“因此时蟳蜅码头处于感潮河段,海水涨到最高潮,需提前出海,所以船只要先行驶至泉州湾跨海大桥等待开渔时间,与全市渔船统一出航。”泉州丰泽海事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
开海的传统习俗,在泉州沿海各地源远流长,是渔民千百年来祈求渔获满仓、渔民平安的一种仪式。
“这趟出海,希望大家都能够一帆风顺,满载而归。”蟳蜅当地的渔民黄先生说道。黄先生以捕鱼为生,休渔三个半月期间,没生产便没有收入。此次出海,他们将在海上作业一周归来,有信心满载新鲜渔获返航。
据悉,泉州海事局主动履职、提前部署,全力防范商渔船碰撞事故发生,切实保障“开渔”期间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开渔当日,泉州海事部门出动辖区5艘海巡执法船艇,前往祥芝、深沪、崇武等三大国家中心渔港渔船集中出港水域做好现场通航保障。
渔船成群结队出发安全驶向深海,呈现出“千帆竞发,向海而生”的壮丽景象。
让我们一起翘首企盼“生猛”海鲜尽早“跃”上餐桌,共享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