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解锁“沉浸+” 赋能文旅新形态

“天涯明月刀”文旅项目所在的环兴楼外景

游客沉浸式体验“天涯明月刀”文旅项目

N据福建日报 文/图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个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从夜游锦江、大唐不夜城等沉浸式夜游,到《又见平遥》《遇见大庸》等沉浸式演艺,以及长安十二时辰等沉浸式主题娱乐或展览展示,旨在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力,创新消费场景,示范带动沉浸式文旅新业态发展。

恰逢暑假旅游高峰期,记者走访了省内这三类不同的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感受新业态带来的文旅新活力。

沉浸式夜游

身临其境与“蓝眼泪”相逢

7月20日,平潭综合实验区南部湾旅游度假区,一场不被打扰的夜间森海探险项目“星球唤想·蓝眼泪”在夜幕中揭开神秘面纱。

项目由平潭文旅集团与北京九略旅游联手打造,在500亩木麻黄生态林和海蚀花岗岩地貌交错的地形上,搭建7幕25个沉浸式剧情点,16项沉浸式人机交互环节体验,呈现了充满无限想象的森海沉浸式探秘之旅。

浸入式3DMapping、多样化的声音光束交互、实景演艺装置等多种表现形式相结合,给游客带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体验。

“整个项目是一场全程2.2公里、约100分钟的沉浸式探秘之旅,在不同节点上通过声音与肢体表演增进游客体验效果,于纯自然环境下塑造故事场景,让游客基于随机的碎片化信息逐渐拼出完整的奇幻故事拼图。”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随后,记者跟随工作人员亲身体验了一番:跨过一道木门,置于空中的庞大鲸鱼带着许多故事在森海里遨游。当游客踮起脚尖,在鲸鱼下方挥动双手,鲸鱼身旁的“鱼群”便跟着手势游了起来,仿佛向我们诉说着在森海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擦肩而过的朋友。

走到海葵门,游客可以亲眼看见小丑鱼与海葵的亲吻缠绕。用手触碰墙面,游客变身“指挥官”,让水母们一起跳舞;还有看上去令人望而生畏的深海霸王“章鱼哥”,如果你靠近它,“章鱼哥”的颜色还会变成游客身上衣服的颜色。

随后,穿过星辰大海和枢密阵,与距今数千年的南岛语族祖先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和南岛语族的可爱姑娘们围着篝火一起载歌载舞。最后,游客们到达心心念念的“蓝眼泪”。

近几年,平潭在文旅赛道上开足马力,天然海岛气候优势使平潭成为夏日避暑的好去处,“蓝眼泪”更是平潭的闪亮名片。“‘星球唤想·蓝眼泪’不仅为平潭文旅发展添砖加瓦,更丰富了海岛夜游生态,成为平潭火热的新地标。”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训明表示。

沉浸式演艺 观众成为剧本中的一分子

烟台山,位于福州老城传统中轴线南端。在这片“万国建筑博物馆”中,一幢由百年老宅改造而成的烟山旧剧场,每周都会上演浓缩烟台山文化历史的沉浸式戏剧——《雀起无声》。

这部福州首部沉浸式戏剧,由福建人民艺术剧院和北京无用无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袂打造。每个进入烟山旧剧场的观众,在检票处都会领取到一件属于自己的道具——披肩、警帽、围巾或是折扇,道具对应着自己在剧中将要扮演的角色。进入表演后,观众在剧情主线设定下,跟随7条暗藏着真相和反转的线索,与13位专业话剧演员一起抽丝剥茧,经历120分钟沉浸式观剧体验。

剧本讲述了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故事:风起云涌的中国正经历山河动荡的岁月,中外各种派系洪流卷入福州城。烟台山上,万国洋场散尽,一场人间烽火点燃。

苍庐,位于福州烟台山仓观顶巷8号,也是故事中茶商大户白华苍的宅院。推开苍庐的大门,观众以新的角色身份步入天井。此刻,前厅正揭开第一场戏的序幕,福州城的茶商巨贾白华苍被发现陈尸于书房。这座宅院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动机和嫌疑。随着警长、探长以及大批警员的到来,大门封锁,侦查正式开始……观众也随之进入沉浸式的戏剧体验。

走进烟山旧剧场,记者看到这里因地制宜,维持老宅的基本格局,将700平方米的院落划分为前厅、后厅、后院、书房、办公室、审讯室以及四位太太各自的卧室,舞美设置高度还原上世纪30年代的风貌。

“一经问世即成爆款。”《雀起无声》导演傅磊回忆起首演时的盛况,“首演七场演出,一票难求。”

“沉浸式剧场旨在通过沉浸式的戏剧表达,打破表演区与观众席的这堵隐形的墙,让观众在物理层面和心理层面双重接入,在剧情故事中产生真实的情绪,触发更多想象的空间和体验,做到真正的沉浸体验。”福建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杨翔告诉记者,福建人艺将持续探索打造更多优质的沉浸式戏剧,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这类创新表达形式,让沉浸式戏剧在活跃本土特色文化、繁荣文旅市场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沉浸式主题娱乐 以轻松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

5日,绵延300余米的宋街上,数十名身着汉服的游客穿梭其中,或乔装、探案、搜证,或参与书法、诗词、跳远、拍卖、猜字谜等各种游戏,人群中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沿街的茶馆、建盏、茶百戏、汉服、小吃店等各类商铺人头攒动。

这是武夷山新近推出的全国首个竹筏上的沉浸式实景剧本杀《武夷山上有仙灵》的现场。参加活动的游客置身于逼真的场景和故事里,沉浸式体验探索解密的刺激过程,在旅游和娱乐间轻松解压——项目刚上线,就受到不少游客的追捧。

剧本故事以大明王朝初建,朱元璋亟需扭转社会动荡、教育荒废状况,派人到武夷山寻找传闻中的朱熹宝藏为背景展开。参加活动的游客化身“六扇门小密探”,在寻找“朱熹宝藏”的过程中,深度了解朱子文化内涵,沉浸式感受武夷山深厚的历史人文。

距武夷山500公里开外的闽西永定土楼景区,另一个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天涯明月刀”,则在中国旅游协会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意案例发布会上荣获旅游产品创意十大案例。

“我们投了1.2亿元,把整栋环兴楼打造成穿越古代的样子,全部用《天涯明月刀》里面的一些元素来做软装、做布置,将游戏场景以接近1∶1还原搬到环兴楼。进到这栋楼里面,就像穿越到了古代,穿越到游戏场景里面一样,体验感更强、参与感更足,因此深受年轻游客的青睐。”项目负责人金来文介绍说。

“天涯明月刀”项目是文旅部对口支援永定引入的第一个沉浸式电竞文旅项目。该项目以腾讯互娱公司的“天涯明月刀”游戏IP为主题,以永定湖坑土楼景区环兴楼为依托,进行数字化文创内容创作,结合客家文化和土楼建筑特色,加入电竞元素,布局沉浸式互动演出等业态,将游客和电竞玩家从线上带入线下,实现“土楼+电竞赛事+沉浸式体验+度假民宿”多元化文旅新体验。

“虚拟现实、裸眼3D、全息投影、夜光森林……没想到古拙的客家土楼还能成为这样的‘网红打卡地’。”集美大学陈同学和舍友暑假结伴到永定旅游,对“天涯明月刀”沉浸式文旅项目赞不绝口,“新奇有趣、耐看耐玩。这个沉浸式体验旅游项目,将游戏、客家文化与旅游融为一体,既使土楼得到更好的保护,还让我们的传统文化通过轻松娱乐的方式得以传承,并赋予新的内涵。”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