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中泰缅老警方联手 打击跨境电诈

N央视 中国经营报

封面新闻 羊城晚报

随着电影《孤注一掷》的热映,跨境电诈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15日至16日,中国公安部、泰国警察总署、缅甸警察总部、老挝公安部在泰国清迈联合举行针对本区域赌诈及衍生的人口贩运、绑架、非法拘禁等犯罪的专项合作打击行动启动会。

各方决定,在泰国清迈共同建立专项行动综合协调中心,并针对赌诈猖獗的区域设立联合行动点,以更紧密的合作、更主动的攻势、更专业的行动,严厉打击本区域电信网络诈骗和网络赌博犯罪,坚决扭转人口贩运及绑架、拘禁等犯罪高发态势。各方表示,将用实际行动向那些仍不收手的赌诈犯罪集团发出严厉警告,向国内外展示中泰缅老四国警方团结合作、严打赌诈的坚定决心。

犯罪温床:超10万人涌向缅北

近年来,利用高薪诱骗他人去境外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的新闻屡见报端,电诈已成为新型犯罪的主要“毒瘤”。据不完全统计,缅北地区现有超过10万人从事电信网络诈骗。这里为何沦为诈骗温床?

缅北地处中缅边界,边境线长达2000多公里。由于地理、历史、民族、政治等多重复杂因素,缅北地区各方势力割据。这里曾是臭名昭著的“金三角”毒窟,近年又沦为电信网络诈骗的“人间炼狱”。

“这片区域更像是一片夹在中缅两国之间的飞地,更多受到地方势力的管辖,所以也成为多种犯罪的根源地。”中国人民警察大学警务指挥学院融合创新教研中心负责人高鹏表示。

自2015年以来,中国警方与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执法部门联合打击电信诈骗、网络赌博后将一些“骨干分子”陆续押解回国接受审判,柬埔寨等地的数十万名电诈人员作鸟兽散,他们涌向缅北,从南到北分布在泰缅边境的妙瓦底、大其力到佤邦、果敢、木姐等地,这里的“三不管”地带滋生了一个又一个电诈企业和电诈园区。

和国内坚决打击的强势态度不同,在缅北,电信网络诈骗俨然已成为一种新型产业。高鹏解释,一方面,诈骗集团向缅北地方势力交纳各种税费,有的甚至每天上缴逾百万美元;另一方面,缅北地方势力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和武力,为诈骗集团提供武装保护,双方形成了利益捆绑关系。

目前,面对中国公安部、外交部等相关部门越来越严厉的打击和防电诈APP的普及,缅北的电诈团伙部分人又开始往柬埔寨等地跑路转移,部分人则将诈骗目标定位到日韩、欧美等西方世界。

魔窟噩梦:全身而退非易事

8月18日,一套聊天截图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关注。聊天截图称:“缅甸电诈团伙针对逃离园区者发布20多份悬赏,最高悬赏金额高达60万元。”不少网友感慨:“太嚣张了,人逃出来了还被当地悬赏,不知道是怎样的地狱一样的环境。”

身家千万的贵州某旅行社老板幸卫林死里逃生的经历,也许可以揭示缅北电信诈骗集团的残忍。

2022年9月,幸卫林因轻信在高铁上认识的“旅游同行”,乘机飞往曼谷考察旅游环境、谈合作。下机后,抵不住“合作对象”的热情,他退掉此前安排好的行宿,踏上对方安排的车辆。没想到,随后他被烟雾迷晕并绑架,卖到泰缅界河对岸的妙瓦底地区,被迫从事电信诈骗。

被骗的3个多月里,为了早日逃离魔爪,幸卫林曾跳下5米高墙,身上多处骨折,后渡河入境泰国,几经辗转,终于在今年1月5日回到云南昆明。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死里逃生的幸卫林是幸运的,还有更多不幸的人仍在“魔窟”苦苦挣扎。

近年来,据多地警方披露,境外电诈犯罪集团大肆组织、拉拢、欺骗、利诱一些年轻人参与犯罪。国内一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在网络上看到“日薪三千”“月薪五万”“年入七位数”的信息后铤而走险,期待“一夜暴富”,殊不知这正是他们“噩梦”的开始。丧失自由只是最轻的处罚,辱骂、恐吓、鞭打堪称家常便饭,想要全身而退更是难上加难。

重压之下,无论是否自愿,多数人只得沦为帮凶。他们开始在网络上扮演投资指导老师、公务人员、物流客服等各种角色,按照既定的话术,骗取他人信任进而实施诈骗。

人在境外犯罪,也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不要以为电信网络诈骗离我们很远,实际上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高鹏说,时至今日,电诈已然形成从信息买卖、实施诈骗到分赃销赃的完整分工链,甚至还有大数据和AI技术的辅助,各司其职,环环相扣,剧本越来越专业,对象越来越精准。

随着国际协作不断加强,即便犯罪团伙身处境外,也将受到更有效的打击。

“我们刑法中,刑事管辖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叫做属人管辖。如果最高刑是三年以下的话,是可以不予追究。但是我们中国刑法对于这些中国公民在境外受到伤害的这种行为,是可以适用的。虽然犯罪分子在境外,我们暂时无法对他采取一些相应的强制措施,但是只要他进入中国境内,我们就马上可以对他采取相应的立案侦查措施。同时即使他在境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加强国际执法司法合作的方式,来对他们追究刑事责任。”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彭新林在采访中表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