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国内部分居民小区成网红 如何避免游客打卡成打扰?

网红小区变形计

空中连廊处,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拍照

白象居

游客在白象居入口排队登记

N央视 齐鲁晚报 半月谈

极目新闻 工人日报

在影视剧、短视频平台引流下,一些原本普通的生活场所变成了网红地。成群结队的打卡者蜂拥而至,让生活在此的原住居民烦恼不断。重庆渝中区网红小区白象居也是如此。

今年5月,一块“居民住宅,谢绝参观”的标牌,竖立在白象居小区门口。不过,几天后这一标牌就被拆除。有居民称,白象居走红网络后,能给居民带来经济收入,应该给游客更多包容。

游客参观与居民日常生活之间,平衡点究竟在哪?记者从5月底开始在白象居蹲点,通过近三个月的拍摄,记录下了白象居的改变。

居民楼变打卡地 小区住户不堪其扰

白象居其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景点,它本身是一个老小区,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有500多户住户,居民以老年人为主。游客增多,给一些商户带来了商机,但也让不少居民不堪其扰。

今年5月23日,被誉为“来重庆旅游必打卡地”的白象居被围了起来。在入口处,多名人员值守,还挂有“居民住宅,谢绝参观”的字牌。

居民王家明就是值守者之一,今年“五一”期间的一次经历让他忍无可忍,决定限制游客进入。

王家明的母亲96岁高龄,患有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当天身体不适需要紧急送医,王家明背着母亲出门,一路上几乎走不通。他一路走一路请游客让一下,才走出来。好在老人到医院后,身体没有大碍。

白象居空中连廊是游客聚集最多的地方。窗户朝向此处的不少住户称,拍照游客十分吵闹,家人无法正常休息。

给居民带来困扰的还有经营者。整个白象居的进出通道只有两米多宽,一些商户为了扩大经营面积,将冰柜、桌椅摆在店面以外的通道上,不仅影响居民进出,还堵塞了消防通道。

居民们希望尽快解决这一问题,还他们生活的安宁。有的居民直言:“这是小区,不是旅游区,游客不能进来。”

游客带来新商机 家门口生意络绎不绝

不过,对于一些小区居民和租户来说,游客的到来也带来了商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活。

熊学清和李三文夫妻俩2004年从农村搬到白象居,买下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小房子,之前卖过串串香,从去年六七月份卖起了饮料和旅游纪念品,每个月5000多元的经营收入,这也是他们的养老钱。

在空中连廊有不少经营者是租赁户,牟远红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小吃铺面面积约50平方米,今年7月开始,由于白象居持续升温,房租从每月1500元涨到2000元。但生意最好的时候,她一个月能赚上万元。靠着这个小店,他们一边维持生计,一边还着此前亏欠的债务。

目前,这里已经形成了饭店、咖啡店、小卖部、纪念品商店等完整的旅游商品业态。当地街道负责人坦言,白象居是自发形成的网红打卡地,房屋绝大部分产权属于个人,若要开发商业旅游,需要征求居民同意。但对于这些已有经营者,如果“一刀切”,全部取缔并不现实。

而在当地旅游部门看来,白象居的火热对带动渝中区全域旅游发展是有益的,虽然这里不是政府打造的旅游景点,但他们很欢迎游客的到来。

热度居高不下 居民自发维护秩序

“谢绝参观”的牌子立出两天后,也就是今年5月25日,白象居又开门迎客了。

居民们表示,他们立牌子,并非站在游客的对立面,而是反对无序管理。拒客事件发生后,街道多次组织各个部门商量对策,目标很明确:白象居要管起来,但方法不是堵门。

最终由渝中区统筹经费,在游客集中的地方和居民通道安装了16个摄像头,及时掌握人流情况,适时实施分流。今年端午节期间,因为人流量太大,社区用围栏把白象居入口暂时封闭,分批放行,对于团队游客还需要登记才能进入。这样一来,游客扎堆得到一定缓解。

在最容易堵塞的一处通道——游客与长江索道、东水门大桥合影的最佳位置,社区工作人员利用凌晨时间,在地上贴上分流贴纸,对游客和居民进行路线引导。“地贴的红色部分用于居民或游客正常出行,红色部分的两边用于游客打卡照相。”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一些白象居居民还自发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劝导游客文明打卡。街道还联合多个部门,对占道经营动起了真格。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占道经营、游摊小贩得到了规范。

为了更长久更有效地平衡各方利益,经过多方探讨,当地政府决定推动居民自治。

今年6月28日,由当地社区牵头,居民自愿报名参加,白象居自治服务队正式成立。

为了让居民自治管理服务可持续,自治物业服务中心在白象居的公共区域设立管理服务站,除了为游客提供咨询、失物招领等服务,还聘用人员在这里售卖冷饮,所有营业收入作为小区公共收益,用于白象居自治服务工作。

□点击

白象居

因何走红

白象居建成于1992年,紧邻长江,由6栋单元楼组合而成,是一个高达24层的住宅群,依山地而建。白象居的走红,缘于这个建筑群奇特的设计风格:24层高的大楼竟无一部电梯,却可以方便居民出入。上楼下楼,移步之间,不同风景变幻无常。

白象居24层的高楼没有电梯,但在1楼、10楼、15楼都有出入口,每个出口出去居然都是马路。由于地势、高度、楼层数各不相同,白象居在中层处设有一个空中连廊,将其连成整体。

造型独特、设计巧妙的白象居,视野也非常开阔,可以欣赏江景,还可同框拍到长江索道、东水门大桥、朝天门来福士等重庆地标建筑。

近年来,白象居还成了《火锅英雄》《少年的你》《隐秘的角落》等影视剧的取景地,众多明星在此拍照“出片”。2018年,白象居被列入重庆母城新十景之一。

白象居小区居民的困扰并非个例。武汉大学城市安全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特聘教授尚重生认为,如何平衡城市旅游发展与原住居民日常生活,考验着城市治理智慧。如果能够平衡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盘活当地文旅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