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用户占据健身房“半边天”,也带动了拉力带、瑜伽裤等健身用品“火出圈”,体育市场正成为“她经济”的新风口,而在女性体育消费激增的背后,是人们生活水平、消费观念、健康意识等诸多因素共同变化作用的结果。
健身房女性用户超五成
徐女士在上海从事市场销售,忙碌的工作之余,她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公司不远处的拳击馆。“来这儿打拳有几年了,基本每周都会上两三节私教课,已经成了习惯,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每次过来出一身汗,心情也会特别好。”年近五旬的徐女士身姿挺拔,肌肉线条优美,说话间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也更愿意为此消费。”该拳击馆创办者表示,过去练拳击的女性很少,但近年来愿意参与拳击运动的女性明显增多,拳馆为会员提供私教和团课两种形式的培训服务,固定会员每月的课时消费在1500元到2000元。
近年来女性日益成为健身消费市场的主力军。“现在女性顾客是我们的消费主力群体,她们的年龄大致在25岁至35岁,而且用户黏性强,续费率能达到60%以上。”山西太原一家健身房的负责人介绍。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秘书长助理焦妮说,联合会的抽样调研显示,在疫情引发的居家健身潮流中,女性成为消费主力军,女性平均体育消费在疫情防控期间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女性在购买健身卡、私教课程、运动App会员等方面的消费均有显著提高。
女性运动装备销量上升
女性对健身的投入增加,也带动了健身类产品的销量上升。以往,男性是体育用品消费的主力,而现在,女性用户比例正在迅速扩大,尤其在运动服装、小型健身器材等领域更加突出。
“过去打开我的淘宝购物车,里面躺满了各色化妆品、零食,现在它们很多都被运动服、哑铃取代了。”中学老师李丹丹说,最近几年她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在运动方面的投入也明显增加,“要为漂亮买单,更要为健康买单”。
京东《2022年女性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女性在游泳、冰上运动、滑雪运动等方面购买的商品件数持续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商品品类包括飞力士棒、握力器、拉力带等,此外女性用户对于增肌粉等运动营养品的偏好显著高于男性。
“与男性相比,女性在选择体育服装或其他体育用品时,除了关注功能性和实用性外,还会更多地关注品牌和款式。”焦妮说,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分一杯羹,各大运动品牌也日益关注女性消费者的需求。
愿意为健康与快乐“买单”
体育消费正成为越来越多女性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她们看来,参与、观看体育活动所带来的健康收益、精神享受和社交价值值得自己“买单”。与此同时,“她经济”的来袭也在影响着体育周边产品的市场。近年来国内日益火爆的体育市场背后,女性消费者正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购买力。
“随着女性成为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者,可以预见体育‘她经济’潜力将会进一步释放,女性体育消费规模将持续扩大。”在山西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成民铎看来,女性体育消费市场的日益壮大,不仅是体育产业发展的结果,也是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高、健康意识增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