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刘老师今年57岁,是名体育老师,曾经的他健壮、开朗,篮球、游泳、田径样样在行,工作之余,还兼职当健身教练。然而两年前开始,他无缘无故四肢乏力,行动不灵活,症状越来越重,全身僵硬,双手无力,拿个小物件都费劲,走起路来也跌跌撞撞直往前冲。在神经内科做了一系列评估和检查后,诊断他患了帕金森病。
手脚无力不想动 被诊断为帕金森病
刘老师介绍,刚开始他只是左边手脚无力、活动费劲,渐渐地右边手脚也开始无力,并感觉全身僵硬,活动越来越不灵活,翻身起床都感觉吃力,不仅吃饭、穿衣比以前慢了不少,还变得很“懒惰”。
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每况愈下,背弯了,动作慢了,双手无力,拿个小物件都费劲,再到后来,走路迈不开步,站不稳,走起路来跌跌撞撞直往前冲。此时,家人才意识到情况不对,带着他到处求医,一度被诊断为“抑郁症”。
半个多月前,刘老师到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接诊医生林细康主任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专业检查后,根据他的病史、临床表现、查体及辅助检查,初步诊断为帕金森病。随即给予试验性补充左旋多巴、恢复递质平衡,同时予以营养神经、改善脑代谢等治疗,并配合帕金森病神经康复治疗。一周后,刘老师的情况居然有了明显好转,最显著的变化是四肢僵硬无力减轻,行走变快、变灵活了,表情也更加丰富了,刘老师的家人说“就像换了个人”。
除了“手抖”,还有很多症状易忽视
一提到帕金森病,大多数人自然而然都会想到“抖”,因为“抖”作为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早已深入人心,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帕金森病人都会出现手抖或脚抖,而有相当部分仅表现为肢体僵硬、活动不灵活或动作缓慢,尤其是帕金森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复杂多样且不典型,很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
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林细康介绍,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运动症状,包括肢体僵硬、运动迟缓、姿势步态不稳和静止性震颤;另一种是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情绪障碍、睡眠障碍、嗅觉障碍、疲劳等。但是,很多患者因为颈背部僵硬疼痛被误诊为颈椎病,还有患者因为腰痛被误诊为腰椎病,或者因为走路变慢而被误诊为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