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7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嚼了五年槟榔 泉州小伙张不开嘴

​医生提醒,长期嚼槟榔可导致张口困难、进食疼痛,还可能诱发口腔癌

N海都记者 刘薇

“不行不行,我的嘴巴要裂开了!”医生还没开始拔牙,泉州30岁的小王就大喊起来。原来,他有颗超“难搞”的智齿,因为蛀得厉害需要拔掉,但在拔牙时遇到了不小的问题。为啥拔个牙这么难?症结还在小王身上。

智齿蛀了得拔 小伙却张不开嘴

上周末,在外地拔牙失败的小王,来到泉州市第一医院口腔科求诊,希望能拔除自己嘴里一颗已经蛀了的智齿。接诊的陈秋迎副主任医师却发现小王的情况有点棘手——这个小伙子没法张口,最大张口度仅有一指宽。

经检查,小王口腔黏膜变白,触诊发硬,可见纤维条索,确诊口腔黏膜下纤维化,这正是其张口受限的原因。另外,由于小王不注意口腔卫生,口中已有多颗蛀牙,其中,上颌的一颗智齿蛀得尤其厉害,并且智齿蛀牙残冠刮破了颊侧黏膜,导致一巨大创伤性溃疡经久不愈,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条件下极易癌变。

“首先须拔除病灶牙,把这个刺激因素去除,再观察这个肿起的溃疡能否消下去。如果能够消除,再针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进行治疗,然后再做张口训练。”陈秋迎副主任医师告诉小王。

小王拔牙的过程有点“惨烈”。由于无法张大嘴巴,陈医生一上牙挺(一种拔牙工具,用于在拔牙前将牙挺松,以方便把牙齿拔出),小王立马哀嚎起来:“不行不行,我嘴巴要裂开了!”

对小王的情况进行评估后,陈医生在小王口角原来裂开的地方打了针麻药并进行缝合,之后再上牙挺。最终,小伙的智齿被成功拔除。

槟榔果属一级致癌物

切勿盲目尝试

智齿难拔,主要是因为小王张口受限。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小王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在和小王交流的过程中,陈医生了解到,小王有嚼槟榔的习惯,已经五年了,他每天都要嚼上半包槟榔,嚼着嚼着嘴就张不开了。

“泉州有不少人习惯嚼槟榔,我们口腔门诊接诊的长期嚼槟榔导致口腔纤维化、张口困难的患者中,以年轻人居多。”陈医生介绍,年轻人对嚼槟榔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容易出于好奇而“跟风”尝试嚼槟榔,并在上瘾后长期嚼食;此外,不少嚼槟榔的人还有抽烟的习惯,会对健康造成更大的影响。

陈医生解释,正常人的口腔有一层柔软而有弹性的黏膜,如果长期嚼食槟榔,槟榔碱和粗糙的槟榔渣会不断地刺激口腔黏膜,引起口腔黏膜下纤维性病变、白斑等,从而导致口腔黏膜失去弹性并出现张口困难、进食疼痛等症状,并可能诱发口腔癌。长期嚼槟榔还会加重牙齿磨损,甚至导致牙根折断。此外,嚼槟榔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2003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把槟榔列入“黑名单”,为一级致癌物。至于致癌原因,一是槟榔里的化学物质经咀嚼后,形成的亚硝基是一种致癌的化合物;二是由于槟榔较硬,咀嚼时易对口腔黏膜造成机械创伤。2017年,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已将槟榔果列入一级致癌物。

“口腔癌是常见癌症,吸烟、饮酒和嚼槟榔是引起口腔癌的重要危险因素。”陈医生提醒,有嚼槟榔习惯的人最好戒除,青少年不要因为好奇而盲目尝试。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