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5版:花巷 上一版 下一版  

从泉州走向延安的红色才女

《延安颂》,莫耶作词,郑律成谱曲

故居前立有莫耶塑像

故居内展示了莫耶革命的一生

莫耶在安溪的故居“逸楼”

莫耶故居对面是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旧址

N海都记者 董加固 杨江参

王培森 文/图

“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这首从1938年起在延安一直唱到今天的《延安颂》深受人们喜爱,其词作者正是来自茶乡安溪的女作家——莫耶。

2023年8月,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海都记者前往泉州市安溪县金谷镇,探访莫耶故居,了解这名红色才女从福建泉州走向陕西延安的故事。

自小接受进步思想

16岁离家出走前往上海

在安溪县金谷镇溪榜村,有一座别具一格、造型独特的二层西式楼阁,这里便是莫耶的故居。这是一座既有古罗马建筑风格,又深具闽南红砖古厝的建筑之美的建筑,始建于1907年,晚清进士曾振仲为其题写楼名“逸楼”,又称“晚香别墅”。楼体的外墙选用了红白两色,看起来古朴而精致。楼前有一方池塘,给人以明亮雅丽的感觉。楼旁还有一个红军井,其中的井水依然清澈、甘甜。

走进这座西洋式二层住宅,只见楼房结构严整,布局合理。一楼的大厅正中间的屏幕播放着莫耶的生平点滴,大厅两边的墙上,一边刻录着莫耶的主要事迹,另一边则为《延安颂》的词曲;故居二楼是莫耶纪念堂,陈列柜里摆放着莫耶遗物、莫耶文集、《延安颂》的油印歌纸,以及大量莫耶作品的原始手稿等珍贵文物。

莫耶,原名陈淑媛,1918年出生于逸楼。莫耶有11个兄弟姐妹,她是家中长女,其祖父是缅甸归侨,父亲陈铮是国民党军官,母亲黄全则是当地的大家闺秀。受母亲影响,莫耶从小接受进步思想,富有同情心、正义感,敢于据理直言犯上。在当时充满封建习俗的山区,她敢跳进小溪游泳,把乡亲们吓得目瞪口呆;她反对裹脚,从小就有敢于破除旧习俗的精神。

童年时期的莫耶性格活泼,出口成章。十岁那年春天,莫耶与大哥赛诗,即景口吟:“春日景色新,行到山中亭。亭中真清朗,风吹野花馨。”一时被誉为乡中才女。1932年,莫耶随父定居厦门,就读于慈勤女中。受进步思想影响,在校学习期间,她阅读大量进步书刊。1933年,15岁的莫耶心中已埋下向往革命与光明的种子,在杂志上发表诗歌《无声的期望》。

莫耶的国文老师很快就发现了她先进的思想与写作才华,并组织她与几名同学创办《火星》旬刊。然而,这也导致她与家人发生了冲突,并被父亲关了禁闭。1934年秋,16岁的莫耶在母亲和大哥的帮助下,离家出走前往上海。

在上海,莫耶走上独立自主的生活道路。她在《女子月刊》当过校对、编辑,后来还曾一度担任主编。她常深入工厂了解女工生活,写出一批宣传妇女解放的作品,成为当时上海进步作家群中的一分子。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莫耶毅然投身抗战洪流,并于同年10月随“上海救亡演剧第五队”到达延安。自此,她的人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曲《延安颂》传唱至今

莫耶抵达延安后,“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这位心怀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的少女,从此更名莫耶。“莫耶”是古代传说中的铸剑者,也是宝剑名,是正义的化身。她投奔延安,加入抗日救国的革命行列时以之为名,用意很深,表达了一个少女正气凛然的气概和崇高志向。

“延安的生活,是我一生的转折点。延安犹如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在西北高原上发出灿烂的光辉,照耀着整个中国。”莫耶在著作《烽火岁月》中这样描述了她抵达延安后的感想。不难看出,莫耶是一个从出身显贵的小姐走上革命道路的进步青年。

莫耶纪念堂的左边墙上,挂着她和同学一起听毛泽东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课的珍贵照片。在延安学习期间,莫耶创作歌词《歌颂延安》,后更名为《延安颂》,由郑律成谱曲,在延安礼堂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演出,获得了大家的肯定和称赞。后来,《延安颂》的歌声响彻延安城,传遍各抗日根据地,成为一曲激发抗日爱国热情的战歌,至今仍传唱不衰。

逸楼上,身着戎装的莫耶雕塑英姿飒爽。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莫耶以一个文艺女兵的身份,以笔为枪,创作歌曲、戏剧,写报道,奔赴抗战第一线。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创作,全身心投入民族救亡当中。她担任过西北军区《人民军队报》总编辑、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等职务,著有《晚饭之前》《生活的波澜》等作品,长期参加抗日宣传活动。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誉她为“出色的女作家”“真正的女兵”。

莫耶的一生

是战斗的一生

莫耶早年辉煌,半世委屈。在延安时,她因写了一篇批评干部队伍中不正之风的小说而遭到批判、审查、监禁。新中国成立后,她又因为在主持省委机关报社的工作过程中发表宣传“反对官僚主义”的文章而被撤职、降级。“文革”时,莫耶还曾被打成“走资派”,后得到平反。

面对挫折,莫耶敢于正视现实,不气馁、不消沉,在挫折中吸取教训,继续以手中之笔讴歌革命的进程。直到1986年,莫耶在兰州病逝。

著名作家杜鹏程曾这样评价莫耶:“莫耶的一生,就是一部小说。”作家王洪甲在莫耶的挽联上写着:“延安初颂见风华其奈雪压霜欺坎坷未竟班昭志;文苑几番腾浊浪纵使心灵笔健委屈难抒道韫才。”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杜朝运教授曾提到:“莫耶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一颗赤诚的心,都能感受到她的坚定党性,及其对党的无比忠诚的信念,这是我们需要加强和学习的。”

20世纪末,莫耶故居“逸楼”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辟为纪念莫耶之地,以此缅怀这位“一生历尽坎坷路,留得颂歌响人间”的半世屈才。如今,莫耶故居与其对面的“安南永德苏维埃旧址”并列为泉州市“安永德红色之旅”旅游景点,成为整个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到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了解这位红色才女的传奇人生和她身上不屈的斗争精神。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