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中国消费者报
网络消费的快速发展和装饰材料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大胆尝试自己动手装饰家居。但不少消费者反映,短视频或者直播中看起来轻松的安装和使用演示,轮到自己操作时,却常常变成了“买家秀”,甚至造成材料的浪费。专家表示,企业应向消费者如实介绍产品特点,要尽可能详细地向消费者介绍操作细节和难点,让消费者能够对自己的操作有一个切合实际的预期,而不是为了扩大销售只强调产品使用和安装的方便。
DIY渐成新风尚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如今的家居DIY材料可谓“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想要一张桌子,既可以购买成套产品自己回家组装,也可以分别购买木板、螺丝钉、桌子腿、水性木器漆等材料,按照自己的设想打造。如果想给桌子安装个小抽屉,也有现成的桌下抽屉出售。
“短视频的兴起,对家居DIY市场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上海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唐健盛表示,短视频可以让消费者更加直观、方便地掌握更多家居产品的安装和使用信息。以前在未知情况下觉得困难重重的操作,在视频中变得简单明了,因此有效提升了消费意愿。
看似容易上手难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买家秀”的梗时不时就会出现在家居DIY的过程中。
“贴膜非常简单,我自己就是‘手残党’,但也贴好了。”在网上的简一旗舰店直播间,工作人员逐一轻松地演示着如何为灶台、家具和窗户贴膜。旁边的主播一边向观众推荐产品,一边再三表示:贴膜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在产品的评论中,有消费者表示,贴后会有气泡;也有消费者表示“400多元浪费了”。
“我在网上买了一个不锈钢架子,卖家发给我的安装视频只有几分钟,但是我用了2个小时才勉强装上,对成品还不太满意。”上海消费者魏先生说,安装困难并不是因为其“手残”,而是架子的零部件并不像视频中那样精巧光洁,其做工粗糙,边缘存在不少毛刺,最主要的是不同部件的螺丝孔尺寸不能轻松对合。“安装的时候拧上了这边就跑了那边,最后也只是凑合。”魏先生说。
视频展示有局限
“细微之处见功夫,现在这些短视频都太简单了,缺乏细节上的展示。”北京市海淀区一小区物管公司的孙师傅告诉记者。
上海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唐健盛表示,虽然视频演示让操作更加简单明了,但是这些演示或者经过前期处理,或者中间经过剪辑,所以传递给消费者的往往并不是产品操作的真实信息。上海市消保委曾开展过体验式打假,针对一些视频中介绍的具有“奇效”的清洁剂、管道疏通剂等进行消费体验,发现其使用结果与视频中展示的效果有天壤之别。
唐健盛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视频中轻松操作的演示。一方面每个人的动手能力不同,而视频中进行演示的往往都是具有熟练技能的工作人员;另一方面,消费者收到的产品可能和视频中演示的产品质量、精细度等存在差异,这也是“买家秀”的重要成因。唐健盛指出,企业有向消费者介绍产品真实情况的义务。企业应向消费者如实介绍产品特点,要尽可能详细地向消费者介绍操作细节和难点,让消费者能够对自己的操作有一个切合实际的预期,而不是为了扩大销售只强调产品使用和安装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