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新知 上一版 下一版  

15000光年外有个神秘无线电信号,1988年以来每22分钟闪烁一次

外星人来电了?

N科技日报

宇宙中有许多“闪光点”:有的借助其他光源发出光亮,有的在大爆炸中一闪而过,有些则发出脉冲形式的闪光——就像灯塔上旋转的灯光。宇宙中的某些能量源将一束又一束的光子打在人们的视线中,随着它自己的“时间表”变亮和变暗。

据《自然》杂志报道,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国际射电天文学研究中心(ICRAR)最近发现一种令人费解的特殊闪光源,它大约每22分钟闪烁一次,并且自1988年以来一直如此。这是外星人在主动向宇宙发射无线电波吗?

无法解释成因的信号

去年1月26日,ICRAR天文学家赫尔利-沃克及其同事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在距地约4000光年处发现了一个奇异的无线电信号,标记为(GLEAM-X)J162759.5-523504.3。当它处于活跃状态时,这个信号源会发出持续时间长达1分钟的高能射电暴,约每隔18分钟一次,科学家无法解释其成因。

于是,研究团队开始寻找类似天体,看看这是唯一的还是只是冰山一角。此次,赫尔利-沃克“中了大奖”,其团队不仅找到了类似天体,而且还在它发光时对其进行了观察。

2022年7月至9月,该团队利用默奇森宽场阵列(MWA)射电望远镜,在盾牌座中发现了一个距地15000光年的天体:GPM J1839-10。

与前者相比,GPM J1839-10的周期稍长,每21~22分钟产生一次长达5分钟的强大射电暴。

赫尔利-沃克表示,这个非凡的天体挑战了人们对中子星和磁陀星的理解,它们属于宇宙中最奇特和最极端的天体。

信号来自新型恒星系统

在恒星生命结束时,它可能会塌缩成中子星,这是一种将数十亿吨物质压缩到狭小空间中的超致密物体。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说:“打个比方,如果一颗脉冲星与北京城区差不多大小,但是它的质量却可能是太阳质量的两倍左右,又好比是指甲盖大小的一块面积上承载了好几亿吨物质。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状态。”

科学家预计,随着中子星老化,它会减慢速度直到其喷流停止,也就是到达所谓的“死亡线”。这是一个理论阈值,表明速度太慢的恒星即将死亡。当脉冲减慢到间隔超过几分钟时,通常认为超过了该阈值。

GPM J1839-10旋转缓慢,其脉冲大致每22分钟出现一次,而且每次的持续时间长达5分钟,这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换句话说,它在“死亡线”以下,但它还“活”着。

这颗理论上“行将就木”的中子星脉冲的首次记录可追溯到1988年,这意味着该天体完全是一种新型的恒星系统。

会是外星生命的信号吗

陈学雷告诉记者:“外星人是否会主动地向宇宙发射无线电波,这还是不确定的。我们更可能认为观察到的是一种自然现象。”

英国爱科学新闻网报道称,拿外星人当作GPM J1839-10的说辞是没有意义的。该信号的频谱太广、太强大,不可能是技术文明的产物。赫尔利-沃克也表示,当确定可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检测到该信号后,他们很快排除了来自外星人的想法。

在论文中,研究人员暂时提出了这是一颗高度磁化的白矮星的可能性,它比磁星大得多,旋转速度也更慢。然而,研究小组补充说,这个天体的无线电发射至少比迄今检测到的最亮白矮星亮1000倍。

赫尔利-沃克表示,无论这背后的机制是什么,这都是一个非凡的发现,对理解中子星的物理机制和极端环境中的磁场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还提出了有关磁星形成和演化的新问题,并可能揭示快速射电暴等神秘现象的起源。

□焦点

“中国天眼”

会不会率先发现外星人

2020年9月,“中国天眼”正式启动了对地外文明的搜索,搜索方式主要是共时巡天观测和系外行星目标观测。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在搜寻地外文明上也被寄予厚望。这也是“中国天眼”五大主要科学目标之一。2022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宇宙学与地外文明研究团组中国地外文明搜寻首席科学家张同杰教授透露,其团队使用“中国天眼”发现了几例来自地球之外可能的技术痕迹和地外文明候选信号。张同杰说,这是几个不同于以往的窄带电磁信号,目前团队正在抓紧进一步排查中。“‘中国天眼’的搜寻之路漫漫,我们一直在努力。”

张同杰透露,2020年,在对“中国天眼”2019年的共时巡天观测进行数据处理时,团队发现了两组地外文明可疑信号。2022年,团队又从系外行星目标观测数据中发现了一个可疑信号。

张同杰说,可喜的是,在近几年的观测和数据处理过程中,团队针对FAST19波束观测模式,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地外文明搜寻多波束匹配模式和地外文明信号频率漂移和偏振判据,使地外文明信号的鉴别过程更加科学完备。

“‘中国天眼’将对已经发现的可疑信号进行重复观测,以进一步甄别并探测新的信号。”张同杰表示,经过科学家60多年的不懈探索,地球之外构成生命的有机分子和氨基酸已经被发现,地外智慧生命的最终发现和确认也很快会到来。“我们期待着‘中国天眼’能够率先发现和确认地外文明的存在。”

(科技日报)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