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有福之州有福果

眼下正是橄榄丰收季,记者带你了解橄榄的故事

永泰县岭路乡潭后村种植基地内的橄榄树

N海都记者 罗丹凌/文

永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严……”眼下,正是橄榄的丰收季,一颗小小青翠的橄榄,却汇集着酸、涩、清、甘四种味道。

在福州,橄榄被称为“青果”“福果”,有着“幸福、吉祥”的寓意。橄榄与有福之州,有着怎样的渊源?你可知道,橄榄油竟不是橄榄压榨而成?今天的《谈天说地》,让我们来了解“福果”的故事。

今年天气好

橄榄产量高品质优

最近,福州市永泰县岭路乡潭后村橄榄的种植基地内,一派丰收的景象。放眼望去,一棵棵橄榄树上硕果累累,橄榄果色泽鲜艳、颗粒饱满,甚是诱人。若你摘下一颗放入口中,一股又苦又涩的味道充斥着口腔,不过,短短几秒钟后,丝丝回甘在唇舌间漾开,直沁心脾,让人唇齿留芳,回味无穷。

据悉,该基地里橄榄种植面积达120多亩,有金灶三棱、灵峰、二号、下溪、北溪王等多个品种。

据种植基地相关负责人邱国金介绍,橄榄树喜热,尤其喜欢30℃以上的天气。而今年的天气不错,橄榄产量因此提高,卖相、品质也更加出色。预计“二号”品种橄榄今年产量可达4吨左右。

2015年,邱国金从父辈手中刚接手橄榄林时,大部分的橄榄树还是老品种,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一般。为提高橄榄的经济价值,他多次到外地考察、学习,最终通过嫁接的方式实现品种改良,橄榄鲜果品质大大提高。

“嫁接的橄榄跟没有嫁接的橄榄价格是不一样的。没嫁接的橄榄一斤卖几毛钱或者一元钱,嫁接了新品种的橄榄一斤可以卖到三百多元,普通一点的价格也都在20~40元/斤不等。”邱国金说道。

如今,小小的橄榄,已经成为岭路乡潭后村的致富果,当地打造了永泰县首个集文化展示、科普宣传、产业推广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橄榄博物馆,通过橄榄文化IP,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

福州的橄榄

唐时就被列为贡品

橄榄原产我国,在我国栽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盛产于福州地区,远在汉代的《三辅黄图》中就有记载。

福州的橄榄,早在唐宋时就已闻名。据《新唐书》及《八闽通志》记载,福州橄榄在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晚唐时,有一种“青果船”,专门在秋季果熟之时,到福州来运载橄榄,由海路分赴苏杭京广各地贩卖。

据民俗专家邱登辉介绍,“咸橄榄”是旧时福州人的家常菜,多半用于配稀饭,几乎是每天不断。小孩子从父母处讨得一枚铜板,也多半是去买几粒“五香橄榄”,当零食吃。橄榄刚吃时有点苦涩,但越嚼越甜,最后满嘴余香,许多人吃了后长时间舍不得吐掉橄榄核。所以福州俚语就有“橄榄核难舍又难吞”。

福州人钟情橄榄,将它作为宴席上一个必不可少的开胃菜,甚至还有人借橄榄抒发自己的感情。比如,福州古老民歌中就说:“一粒橄榄丢过溪,对面依妹是奴妻,京鼓花轿都定了,是哥没钱误佳期。”

□知多一点

橄榄油与橄榄 并无关系

很多市民喜欢用橄榄油做凉拌菜,营养又可口。不过你可知道,大家平时用的橄榄油,并非橄榄榨的油,而是油橄榄榨的油。

据园林专家介绍,橄榄是橄榄科橄榄属的一种乔木植物,而油橄榄是木犀科木犀属的油料作物,是专门用来榨油的,原产于地中海沿岸。

据资料显示,希腊文化中代表和平的“橄榄枝”也是油橄榄的枝条。只不过,“油橄榄油”说起来太拗口了,于是就简称为“橄榄油”。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