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福厦跑出新速度

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正式在福厦高铁试跑,从福州南站到厦门北站全程耗时仅58分钟

列车驶过泉州湾跨海大桥

9月4日,由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担当的G55401次列车正式试跑

试跑期间,最高时速达300公里以上

座椅的空间和乘坐舒适度均大幅提升

N海都记者 马俊杰 文/图 福建日报

通讯员 陆逸 李响 (部分图片由南铁提供)

9月4日9时20分,由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担当的G55401次列车从福州南站开出,一路穿山越海,10时18分抵达厦门北站。由于天气条件限制,在未达到最高时速350公里的情况下,全程耗时仅58分钟。这是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在福厦高铁的正式试跑,标志着福厦高铁试运行迈入智能化关键一步。

据了解,该列车是由我国自主研发、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高速智能动车组,相较于普通复兴号动车组,该车型在智能化、舒适性、安全性、节能环保等方面实现全新升级。福厦高铁计划于今年年内具备开通运营条件,届时,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将同步投入运营,为民众提供智能、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省发改委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协调处处长张红日介绍,福厦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我省与国铁集团共同出资建设。项目于2017年9月全线开工建设,目前整体工作接近尾声,正为年内正式开通运营作最后准备。作为我省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福州至厦门的列车运行时间将从现在的2小时缩短至1小时,两地间形成“一小时生活圈”,厦漳泉都市圈将形成“半小时交通圈”,东南沿海城市群将串联起一条联动发展的“黄金纽带”,对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促进都市圈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充电自由”,可享免费WiFi

9月4日9时许,G55401次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停靠在福州南站,车身外观以“瑞龙智行”为主题,车体采用低阻力线型头型和平顺化设计,可减少3%到5%的空气阻力。此列车是由我国自主研发、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高速智能动车组,车身上金黄色的“复兴号”三个大字分外醒目。

记者搭上这趟试跑列车,体验福厦高铁的舒适与快速。

走进车厢,复兴号智能动车组的座椅更加宽大,均基于人体工程学进行了优化,前后排距离也拓展不少。在二等座座椅头靠后方,全部配置了USB充电插口,乘客们实现“充电自由”,扫描座椅扶手上的“铁路畅行”二维码,还能享受免费WiFi。

乘客以往有需求,只能等候巡回服务的乘务员,当面提要求。福州客运段G55401次试运行动车组列车长余艳介绍说,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提供“扫码服务”,通过扫描座位上的二维码,乘客可以线上提交服务需求。“我们收到信息后,精准定位乘客所在位置,根据需求提供服务,私密性大大增强。”

此外,列车卫生间新增智能照明,有人进入后,能自动调节灯光亮度,进一步提升了列车的节能环保效能。

设有无障碍卫生间,座位数字化升级

在4号无障碍车厢,设置有无障碍卫生间,更加宽大的残障人士专用座位,轮椅固定带可供轮椅放置,座椅上、车厢衔接处以及卫生间等处,都有盲文标识,车门边还有盲文地图,指示车厢整体设施分布情况,乘车体验非常友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还对座位标识进行升级,数字化座位显示做到了“一座了然”。“未售出空座显示为绿色,红色表示座位已售出,黄色为下一站有乘客上车。”福州动车段G55401次试运行随车机械师代帅帅说道。

此外,车组还配有6个商务座,按照人机工程原理全面升级的座椅、电动腿靠等,大幅提升了独立空间和乘坐舒适度,堪比飞机商务舱,还能实现无线充电。

福厦双城往返,仅需2小时20分

坐在列车上,记者透过明亮的车窗远眺,沿途风景就像是在眼前快放的视频。

10时18分,动车组抵达厦门北站,全程用时不到1小时。其间,记者观察到列车最高时速达到309公里。在这段快速的旅程中,不论列车驶过隧道还是桥梁,都感受到车行平稳。在途中,记者特意将半瓶饮用水放在小桌板和车窗边观察,即使在300多公里的时速下,瓶中水面也只起了微小的涟漪。

福州机务段动车组司机连永圣介绍说,由于驾驶控制系统集成度高,司机驾驶体验好,对于乘客而言也就更加平顺舒适。“起步、停车跟减速之类的操作会更加平稳,在进出隧道、上下坡这些节点上,几乎可以做到丝滑连接,乘客没有特别感觉。”

福州动车段技术科科长张仁强表示,强大的信息系统为列车“保驾护航”。车载安全监测系统对轴温系统、失稳系统、平稳系统等进行了融合集成,并新增了轴箱、齿轮箱轴承振动监测功能,能够主动识别车组异常状态并及时报警。

11时40分,G55402次列车抵达福州南站。2小时20分,在以往福州到厦门的单程交通时间内,记者已经实现了福州、厦门双城往返。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