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黄晓蓉
通讯员 陈玮铭
日前,记者从泉州市中医院中医外科了解到,家住泉州的11岁女孩小丽(化名),前不久被蛇咬伤,奶奶误以为小丽是被蜈蚣咬伤,还听信偏方抓了只蜘蛛为她“解毒”,企图用以毒攻毒的方式进行治疗,却导致小丽的伤情越来越严重。
女孩受蛇伤 家人竟用蜘蛛“解毒”
小丽是永春县苏坑镇人。7月1日晚上9点多,小丽跑到老房子门口牵小狗玩,过程中,她的脚下踩到一个软软的动物,当下就感到剧痛,但她没看清这动物长啥样,就哭着跑回新家找奶奶。
奶奶脱下小丽的袜子,发现她的右脚背上有个红色的小伤口,误认为小丽是被蜈蚣咬伤。用水冲洗了小丽脚上的伤口后,奶奶想起有人说过“蜈蚣咬伤要抓蜘蛛来治疗”,就到老房子里抓来一只蜘蛛,放在小丽的小腿上“解毒”。
7月2日早上小丽起床时,妈妈王女士发现小丽满嘴是血。然而,连续两三天,小丽的家人就用一些“土办法”给小丽治疗,尝试涂抹蜈蚣草、蛇草等方法,但都没啥效果。吓坏了的王女士赶忙带小丽到泉州市中医院治疗。
泉州蛇伤多发 切勿轻信民间“土办法”
泉州市中医院中医外科何崎川医生详细询问了小丽的情况,并检查她脚背上的伤口,发现小丽脚背上只有一个红色的伤口,判断是毒蛇咬伤,随即为她做了伤口清理、涂抹药物等治疗。目前,小丽已经康复出院。
但是,由于小丽的伤口用蜘蛛吸过毒,且涂抹了多种草药,皮肤表面新增了一些斑点。至于小丽口腔内出血的原因,何医生介绍,这是由于被毒蛇咬伤后,小丽的凝血功能遭到了破坏。
何医生表示,自今年4月份至今,泉州市中医院已接到被蛇咬伤病例70多例。他提醒市民,即便真的是被蜈蚣咬伤,也不能用蜘蛛来“吸走”毒素,这些民间土办法都是错误的。蜘蛛的毒素有可能比蜈蚣、蛇类更高,会增加患者中毒的概率。
泉州市中医院中医外科主任林连辉提醒,夏秋季是各种蛇频繁出没的季节,雨前、雨后尤其是洪水过后的时间要特别注意防范蛇类,一旦被蛇咬伤,要第一时间到医院进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