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耳朵疼痛又听不清 原来小时候埋祸根

他童年时不懂事塞入黄豆般大小的珠子,还好被医生取出

医生取出的小珠子

海都讯(记者 黄晓蓉 通讯员 张晓婷 文/图) 近日,市民王先生因耳朵疼痛、听力下降来到解放军第910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务人员在电耳镜检查下发现他的外耳道有一异物,立刻为他进行了耵聍冲洗,并取出一颗黄豆般大小的珠子。有些后怕的王先生回想起来,这颗小珠子是他童年时期不懂事时塞入耳朵的,没想到是造成他耳朵疼痛和听不清的“罪魁祸首”。

解放军第910医院耳鼻喉科医生介绍,外耳道异物作为最常见的耳鼻喉科急症之一,多见于儿童,病因多为儿童好奇或者玩耍时将异物塞入耳内,若家长不在身旁,很容易忽视这一危险举动,为耳部埋下巨大隐患。

当耳朵进入异物,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处置呢?

发生外耳道异物时,第一时间到医院耳鼻咽喉科进行处理取出。细小的异物,一般可用镊子取出。圆而滑的异物如小球、豆子等,不宜用镊子夹取,首选用异物钩或小刮匙等器械顺耳道与异物间的空隙,越过异物将其钩出,防止将异物推向耳部深处,损伤鼓膜。

植物类异物如谷物、豆类等遇水后会膨胀,可先将95%的酒精滴入,使其脱水缩小后再取出。

活体昆虫类异物,可先沿耳道口滴入少许食用油,将其淹没后等待几分钟,待虫子溺亡后,耳朵朝下,依靠重力作用,使油与昆虫一并排出;部分较小、有趋光性的飞虫,可以在耳外放置亮光,将其诱出耳朵。

市民应如何防范耳朵进入异物呢?医生提醒,当在野外露营时,要做好各类昆虫的防范,休息时配备必要的帐篷或蚊帐。进入粒尘物较多及昆虫较多的环境中工作时,要加强工作防护,穿戴必要的装备,保护好身体各暴露部位。耳道里的耵聍一般会自动掉落,尽量不要自行掏挖耳朵,避免造成耳道损伤和异物存留。广大家长朋友应当注意对小朋友进行科普和教育,避免小朋友因好奇将异物塞入耳道。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