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以组织“有为”,促村(社区)干部“敢为”

推进乡村振兴 安溪蓄足“源头活水”

在安溪县虎邱镇湖西村“党建+”邻里中心举办的暑期支教活动(林小海/摄)

N通讯员 张锦川 陈国华 海都记者 董加固 文/图

近年来,泉州市安溪县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村(社区)干部队伍为目标,以组织“有为”促村(社区)干部“敢为”,不断加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全县村(社区)干部在基层一线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进一步激发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为推进乡村振兴蓄足“源头活水”。

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

打造民情茶室,“一杯清茶”与老百姓话家常、讲政策;建设全省首个村级小微权力监督信息平台,将村级各项事务都“晾晒”在阳光之下;成立乡贤议事会,累计筹集乡村振兴建设资金4000多万元。

将昔日“一穷二白”的小村庄嬗变为安溪乡村振兴标杆村的,正是安溪县城厢镇经兜村党支部书记孙开明。

在安溪浓墨重彩的发展篇章里,这样的村干部还有很多:“宁可事前听骂声,也不事后听哭声。”用心用情做好地处灾害隐患点但不愿转移的6户群众思想工作,一人不落全部妥善转移安置的桃舟村党支部书记张福全;致力于解决山都村村民“衣食住行”,建设生态美“幸福小镇”的裴荣桂;立足“山药茗村 康养胜地”发展定位,打造农旅融合发展“东坑样本”的张顺儒;带领村民发展藤铁电商产业,缔造远近闻名“中国淘宝村”的尚卿乡灶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联桂……

“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据悉,在“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中,安溪县对100名村(社区)“担当者”进行通报表扬。如今,这100名村(社区)“担当者”成为全县村(社区)干部的榜样。

以“组织担当”激励“干部担当”

2022年以来,安溪县大力实施“党建+”示范工程,精心打造50个农村党建示范点,高质量建成23个乡村“党建+”邻里中心,培育17个省市先进村党组织,实现村主干学有榜样、行有标杆。聚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主干带头组建“强村公司”26家、领办合作社92家,发展产业项目136个。2022年,全县村财收入超20万元的村达100%,新增18个超百万元的村。

除了村(社区)“担当者”评选,安溪还连续10届评选“双十佳”村主干100名,开展“兴村治社”能人评定,不断增强村(社区)干部的荣誉感、获得感。

此外,安溪还十分注重关心关怀,规范养老医疗保险、健康体检和荣誉离任机制,解决干部后顾之忧,让村干部“选得出”“留得住”。

以“释压减负”推动“轻装上阵”

“如今,我们村干部身上的负担减轻了,激励保障方面也大幅改善了,事业上有奔头、待遇上有甜头,同时也意味着今后要以更严的标准要求自己,认认真真履职、踏踏实实办事。”谈及未来的工作打算,村(社区)“担当者”、安溪县蓝田乡蓝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鸿飞充满期待。

据悉,为了完善激励奖励机制,提高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安溪县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村级组织建设保障水平强化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工作的通知》和《安溪县发展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激励办法(试行)》,建立完善“基本报酬+业绩奖励+集体经济创收激励”制度,建立村干部报酬常态化增长机制。

2022年以来,安溪县财政新增1300多万元用于进一步提高村主干待遇,增幅达16.7%;实行村干部积分制考评,根据考评结果拉开村干部业绩奖励发放档次,让“干得好”和“差不多”有明显差距;推行村级集体经济绩效激励机制,共兑现集体经济激励资金191.7万元,236名村干部受益。

安溪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安溪将持续深化“兴村善治头雁”培养计划,系统完善培训赋能、晾晒考评、发现储备等全链条管理体系,奋力绘就“头雁领航、群雁高飞、雏雁振翅”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新图景。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