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见习记者
林雅璇 文/图
近来,各类旅行方式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兴起,“盖章式旅游”正是其中之一。所谓的“盖章式旅游”,是指在旅途中的各个景区、博物馆等旅游打卡点,会提供各种各样的印章给游客使用,游客们则把“集章”当作一种旅游的纪念。那么,“盖章式旅游”为何兴起?福州又有哪些值得一去的盖章点?
年轻人的新式旅行
胶章、木章、滚筒印章、卷轴印章,还有紫外线灯照才能看出的“隐形章”、盖好几次才能形成完整图案的套色章……各种各样的印章,对外行人来说可能并无不同,而对于“集章爱好者”来说,收集每一枚目之所及的印章,则是他们的“毕生理想”。
“以前集章还不太流行,网上的攻略也不多。我也是从今年开始才有了边旅游边集章的习惯,今年的章多且各有特色。”就读于福州某高校的大学生小茜说,她自高中起就有刻橡皮章的爱好,她还向记者展示了其在暑假时前往杭州旅行的过程中集齐的61枚精美的亚运纪念章。
在福州上学期间,小茜也将“免费章”盖了个遍:福文化博物馆、福建民俗博物馆……小茜表示:“拿手机拍一百张照片,还不如亲手去盖一个章来得记忆深刻,这些都是能实打实拿在手里的。”
“原本我对于历史人物的兴致一般,但为了集章,我去了林则徐纪念馆、严复故居等地方,把印章拿在手上的时候,我就有一种穿越时空、与历史互动的感觉。”小茜认为,在旅行中盖章除了留下纪念,还能了解到历史。她还提到,在福建博物馆里的盖章机上贴有介绍词,讲述了印章上这件文物的样式和历史,可以边盖章边学知识。
三坊七巷被誉为“盖章胜地”
9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被盖章爱好者誉为“盖章胜地”的福州三坊七巷。按照网友推荐的打卡路线,记者以林则徐纪念馆为起点,福书轩为终点,打卡了20个盖章点,耗时约3个小时。
其中,林则徐纪念馆、三坊七巷美术馆、自怡堂、麒麟书局等地点的盖章点均为免费盖章,但比起“消费章”来说,这些“免费章”的样式相对简单,章子的数量也较少。而在严复书院、中国商印展览馆等盖章点盖章,则需要进行一定的消费,章子的数量也相对要多上一些,约有几十枚。而“跑章”的游客们盖章装备各不同,他们有的带着A5大小的活页本、有的在店内现场购买明信片、盖章专用册……
“这就算盖好啦。”将最后一个章印盖在卷轴上后,一名游客望着成形的图案露出了笑容。中华福馆的保安大叔则出声提醒:“得小心点儿盖,别盖错位了。”
在中华福馆里,游客可以选择100个不同的“福”字来盖章。一名游客欣喜地表示:“有福之州,盖百福,福气满满。”记者了解到,此处的章子需要购买卷轴才能盖,小卷轴售价为19.9元每个,最多只能容纳十枚章子;大卷轴则为59元每个,可以盖下100枚章。一位福州本地市民告诉记者,2021年他带着孩子来此处参观时,盖100枚章还是免费的。
“集章人”为爱掏腰包
想盖章也没那么容易,得先有本“盖章护照”。自从盖章式旅游越来越火热,不少曾经的“免费章”已经摇身一变,成了买周边附赠的“收费章”。对此,小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的原则是超过5元的明信片不买。不过,如果章子非常好看,也可以偶尔破例。”
今年以来,各大旅游景点都在推出文创印章。与此同时,不少纪念章从以前的“免费自助”变成了“收费盖章”。这种“消费章”常见于文创店铺中,往往是由商家、景点的文创品牌自行设计,用于吸引集章打卡的游客。而在“集章人”眼中,最好看的章总是“消费章”,也即文创产品的附加品。几位受访者表示,自己“入坑”这一爱好本是因为0花费、0门槛,现在却不得不为爱掏腰包。
记者走访发现,每个店铺对于盖章的消费要求略有不同。在“福小邮的家”,一款图案为三坊七巷的章子,需要购买整套明信片才能盖章,而一套10张的明信片价格则在20元到38元,且购买一套明信片仅能盖10个章。
中国商印展览馆的最低消费则为5元一张的明信片,尽管没有限制可盖印章的数量,但结合明信片及印章的大小来看,一张明信片最多仅能容纳4枚章子。记者还注意到,该展览馆的桌上贴有一张告示称:本馆1~50枚印章仅限盖在本馆售卖的册页、护照、手册等文创产品上,谢绝盖在自带本或其他非本馆产品上。记者了解到,如果要将该展览馆内的50枚章子盖满,则需要购买店内58元一本的盖章册页。
“我理解商家设计也要成本,我也并非舍不得那点钱,但仅仅以盖一个章为目的而消费,让我觉得好像被印章‘绑架’了。”小茜认为,虽然这些消费看起来单次数额不多,但“一章一消费”,累积起来也是一大笔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