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谈天说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台风过后,蚊虫密度在两周后将出现新高峰

注意防蚊灭蚊 预防登革热

鼓西街道组织专业人员使用超低容量喷雾对辖区进行消杀

海都讯(记者 陈逸之 马俊杰 文/图) 近日受台风“海葵”影响,福建多地遭遇强降雨,雨后各类环境大小角落易出现积水现象,蚊虫密度也将在两个星期后出现新的高峰,市民被叮咬的次数增多,感染蚊媒传染病的风险将升高。

记者了解到,为有效防范登革热,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福州市鼓楼区已于9月10日开始,开展为期3天的“灭蚊攻坚行动”,并分别于每日7时至10时、16时至19时蚊虫活动高峰期统一消杀灭蚊。

那么,在台风雨天后,市民如何辨别登革热的症状、有效预防感染登革热呢?对此,记者采访了鼓西街道卫健办负责人。

据悉,蚊虫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中伊蚊(俗称“花斑蚊”)是传播登革病毒的主要蚊种。

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大约8~10天的增殖,之后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我国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至14天;有部分人不发病。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突起高热,并伴有较剧烈的头部、眼眶、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出现多见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的皮疹,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有效预防登革热的传播,请翻盆倒罐、清盆清罐,消灭蚊虫孳生场所(如水桶、瓶子、蓄水泡沫箱等),清理住家及小区天台、平台等周围各类积水,将容器翻扑或清理。同时,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清除卫生死角和垃圾,特别是要及时清除饮水机底座、花盆底座的积水,水培绿植要每日换水。

上述负责人表示,市民近期最好减少在早晨、傍晚等蚊虫活跃时段前往公园、草坪散步、活动;外出时可以穿长衣长裤、涂抹驱蚊产品,避免蚊虫叮咬。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