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人民日报海外版
泉州侨联
“看到泉州姑嫂塔就知道离家不远了”“没想到能实现‘云上寻根’”“真想去看看现在的泉州”……9月9日至11日,在菲律宾马尼拉美嘉广场,“海丝泉州走进中菲人文之驿”系列活动举行,很多旅菲侨胞与泉州来了一场美丽“邂逅”。
据介绍,此次系列活动包括“跨山越海两地情”菲律宾主题侨批展、“根脉寻踪”泉州百个家族移民菲律宾族谱展、“宋元中国·海丝泉州”主题摄影展三大板块,汇集泉州旅菲侨胞相关侨批200多件、移民菲律宾的泉州家族族谱等历史资料1000多册(含电子族谱)、海丝泉州主题摄影作品100幅,以不同视角溯源中菲传统友谊,让更多观众从古朴珍贵的族谱、侨批中追寻先辈足迹,感知老一辈菲律宾华人华侨厚重的桑梓情怀。
找到自家族谱,老侨领非常激动
“我们将展览地点选在马尼拉中国城中的大型商场——美嘉广场,这附近人流量大,华裔聚集。展览期间,许多侨胞朋友闻讯赶来,也有当地民众前来参观,反响热烈。”菲律宾菲华各界联合会主席蔡永宁说。
旅菲侨领蔡聪妙一来到展览现场,就直奔族谱展区,查找自家族谱。本次展览中展示的《塘东蔡氏族谱》是蔡聪妙的族谱。找到族谱后,蔡聪妙向周边观众介绍,自己在菲律宾出生长大,祖籍中国福建晋江塘东。“我是塘东人。”地道的闽南话道出蔡聪妙对故乡的眷恋。他表示,希望主办方能把《塘东蔡氏族谱》赠送给他作为收藏。
活动的第二天,族谱展甫一开场就迎来了另一位著名侨领、上好佳集团董事长施恭旗先生。
“施恭旗先生坐着轮椅来到展览现场,观看族谱展,听现场讲解。当找到他的族谱《钱江上新厝渠利公派家谱》时,他非常激动,反复向泉州代表团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泉州市侨联四级调研员许锦龙说,“在活动现场,我们经常能遇到这种‘暖心’时刻。”
“一键寻根”,“云打卡”家族宗祠
在活动现场,族谱展和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简称“寻根平台”)人气最旺。
现场登录寻根平台门户网站后,不仅能一键搜索宗族谱牒,了解宗族成员信息,还能通过3D全景技术“云探访”故乡侨村,“云打卡”家族宗祠。
菲律宾华裔青少年施雅祺、施泓集姐弟,许伊倩、许伊晗姐弟跟着家长一起来参观族谱展,当找到自家族谱时,高兴地拍照留念。菲律宾华裔青年雷马特鲁埃达在族谱展仔细研究之后,现场手写了翔实的家族信息,委托泉州代表团帮他寻根。旅菲侨胞、族谱爱好者施正顺在族谱展一待就是半天,不仅翻阅了展览中所有施氏族谱,还喊来亲戚朋友一起分享族谱信息。
菲律宾菲华各界联合会主席蔡永宁在浏览族谱展后,深感他的宗族——青阳衍派蔡氏的族谱可以纳入谱牒数据库,立马和族人商量捐赠事宜……仅展览期间,就有十几名旅菲侨胞在现场通过寻根平台找到了自己的族谱。许多侨胞感叹,没想到在菲律宾就能实现“云上寻根”。
“这次族谱展和寻根平台吸引了许多华裔青少年,很多人主动向工作人员询问族谱相关问题。这让我们感受到,姓氏文化是海外华侨华人与宗族、家乡、祖(籍)国精神纽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寻找宗族关系,他们能找到家族迁徙的脉络,找到自己与祖(籍)国的血脉联结。”许锦龙说。
活动期间,泉州代表团与菲律宾菲华各界联合会、菲律宾菲华历史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一致同意,将族谱展转移至菲华历史博物馆,继续展出至2024年5月。
“看到姑嫂塔就知道离家不远了”
“摄影展上,有位90多岁的老华侨在一张泉州姑嫂塔的照片前看了很久。他说,年轻时,他每次乘船出海、返回泉州,看到姑嫂塔就知道离家不远了。”泉州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泉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洪宗洲说,展览现场,有华裔青年看到泉州立交桥的现代景象,感慨“真想到中国看看现在的泉州”,也有侨胞看到泉州古城依然保留着历史风貌,“非常欣慰”。
“一图胜千言,一张照片就可能引发华侨华人的记忆共振。”洪宗洲说,泉州市摄影家协会从近万张泉州相关摄影作品中精选出100张最具代表性、感染力和冲击力的作品,希望观众能直观感受泉州的历史文化魅力和新发展新变化。
除了摄影作品,侨批也能勾起华侨华裔的乡愁。“在侨批展上,观众不仅能了解侨批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商业运营模式、品读菲律宾与泉州间侨批往来的细节内容,还能通过侨批故事感受闽南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历程和与侨居国文化的融合情况。”泉州市档案馆馆长廖晓凌介绍。
在侨批展上,第三届“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主题文学创作大赛征稿启事发布,面向全球华人征集侨批题材原创文学作品。
据悉,此次系列活动由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泉州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菲律宾菲华各界联合会主办,泉州市档案馆、泉州市侨联、泉州市文联承办,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泉州市摄影家协会协办。
“这次系列活动是中国驻菲大使馆品牌活动‘中菲人文之驿’的第七期。作为主办方之一,我意犹未尽。今年11月,菲律宾菲华各界联合会将与泉州合作举办世界闽南文化节,相信那将是规模更大、内容更加丰富的一次文化盛宴。”蔡永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