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稻香阵阵 收获满满

“撂荒地”变“丰收田”,莆田多地抢收稻谷迎丰收

丰收节即将举办

大洋乡稻田一片金黄

N海都记者 林养东 文/图

秋日,莆阳大地一片金黄,东海镇、大洋乡等地村民正利用晴好天气抢收、晾晒稻谷,田间地头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撂荒地变成丰收田

在莆田城厢区东海镇坪洋村,过去有一块“沉睡”20多年无人耕种的撂荒地,今年却是另一番景象。“去年4月,我们在全村范围内开展撂荒耕地整治,共排查撂荒耕地1081亩。”东海镇坪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蔡烽介绍,今年种上的水稻喜获丰收,撂荒地变成了丰收田。

日前,在昔日的撂荒地上,收割机穿梭在金色的稻田之间,机械化收割、脱粒、装车,一气呵成,田间地头阵阵稻香,今年的丰收“突破”坪洋二十多年没产粮的历史。

蔡烽告诉记者,去年排除出撂荒耕地1081亩,先暂时剔除因农田设施滞后、丘陵山地坡度大于25度、交通不便、缺水源、水淹地等原因目前机械无法耕作地块509亩,全村实际整治撂荒地572亩。今年年初该村引进布谷信田农业公司,对撂荒地陆续进行复耕,后续将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争取把剩余的撂荒地一起整治盘活起来,为下一步乡村产业振兴奠定有力基础。

“稻菜”轮作错季生产

在莆田涵江区大洋乡,金黄的稻田连绵,稻穗垂挂在稻株上,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今年,这里将再次举办“庆丰收 迎盛会”莆田市涵江区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里,不仅能体验水稻收割、脱谷、晒谷、碾米全过程,还能认识不一样的农作谷物,挑战稻田大力士,遇上大洋秋日集市,体验农家宴、篝火派对。

据了解,大洋乡资源丰富、水土肥沃、气候湿润,适合水稻种植,素有“红色粮仓”美誉。大洋乡有耕地面积1.8万亩,依托涵江区乡村生态产业振兴研究院,升级建设北部山区优质稻产业园,引导群众集中统一种植优质稻,具有实行“稻菜”轮作的优势条件。目前大洋乡在霞洋村、坝头村、大洋村、杏山村、崇兴村、车口村发展“稻菜”轮作模式,一地多收,在水稻不减产的情况下发展蔬菜,增加产值,实现水稻、蔬菜相互促进,错季生产,探索走出了一条“稻菜”轮作发展的新路子,助力乡村振兴。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