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2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争做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排头兵”

福建出台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条措施,支持福州、厦门、泉州三大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

N海都记者 罗丹凌

福建日报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条措施》,从支持算力基础建设、关键技术攻关、典型场景培育等方面出台十条措施,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福建打造东南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

新建大算力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改项目库

省工信厅副厅长郭学军介绍,目前,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约200亿元,年均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但跟国内优势地区相比,福建的人工智能产业仍存在缺龙头企业、缺大算力支撑、缺典型应用场景、缺专业技术人才等问题。

此次出台的十条措施便着眼于补短板、促发展。其中,围绕“缺大算力支撑”,措施提出以提升算力基础支撑产业生态建设,以普惠算力降低人工智能企业研发成本。

目前,福建已建成省超算中心和省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但这仍不能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为了进一步布局、提升算力基础设施,措施提出在福州、厦门、泉州规模化、集约化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支持新建(含扩容升级)100P以上人工智能算力项目申报列入省重点技改项目库,按规定享受最长3年、年化2%贴息补助;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项目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在提供普惠算力服务方面,措施支持人工智能企业进行自然语言、多模态认知等超大规模智能模型开发训练,采取先用后补的形式,对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企业购买算力服务年度总额达到30万元(含)以上的,按照当年实际服务费第一年50%,第二年40%,第三年30%,每年给予最高50万元补助。

在推动数据开放应用方面,依法依规向人工智能企业开放重点领域数据,鼓励企业或机构将用于人工智能相关研发的高质量数据集接入省公共数据统一开放平台或省大数据交易平台,支持省大数据交易所探索新型数据交易范式等。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已经涌现出瑞芯微、云知芯、瑞为技术、帝视科技、渊亭科技等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特色企业,集聚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地。

“尽管福建企业在人工智能芯片、算法、数据、场景等细分领域具备一定优势,但对标世界顶尖水平,在算力、算法、数据层面还有许多关键技术及核心问题亟待突破和解决。”省人工智能协会会长陆阳表示。

因此,政策围绕“技术创新”提出若干具体措施——

聚焦智能机器人、大数据分析、计算机与三维视觉、元宇宙与数字孪生等领域,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省内外一流高校院所实施一批省级人工智能科技重大项目,最高给予项目承担单位800万元补助;

支持符合条件的区域主体布局建设人工智能领域产业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并享受相应平台补助政策;

围绕新型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新型人机交互、智能控制与决策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国产化自主可控产品服务,每年实施一批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按照项目总投入的40%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

……

在此基础上,措施提出,政府部门要每年评选一批创新能力强、研发投入大、市场占有率高的人工智能领域“领雁”软件企业,每家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每年评选一批人工智能软硬件优质产品,对获评产品给予每个30万元奖励。

鼓励企业入园,“量身定制”予以奖补

措施提出,支持福州、厦门、泉州三大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鼓励企业入园,实施差别化、特殊化的扶持政策,对园区企业投产、技改、融资等方面予以奖补,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加强园区招商,每年各安排不低于100万元支持福州、泉州开展人工智能企业专场招商活动。对获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或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地区给予1000万元奖励。

措施还从推广典型应用场景、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出台具体举措,为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为应对扑面而来的人工智能新浪潮,福建将抢抓发展机遇,充分集聚省内软件、数字化、芯片等相关行业现有资源,争做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排头兵’,重塑福建竞争力。”郭学军表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